从西部贫困地区到粤港澳大湾区“走向市场”的农产品

新华社广州9月28日电(吴涛、梁一凡)28日9点30分,位于广州远郊、总面积近10万平方米的广东东西扶贫合作产品交易市场已经人满为患。从四川的凉山到广州的李继安,我一大早就很忙。

“人太多了,甚至比他们家乡的市场还要拥挤。开业不久,柜台的零售额就超过了3000元!”李继安说。

28日,首届广东东西扶贫合作产品交易会开幕,这也是广东东西扶贫合作产品交易市场的开幕。来自广东省东西部扶贫合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泛珠三角合作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兵团)的茶叶、肉蛋、果蔬、粮油、药材等1000多种农副产品相继参展。

在这次博览会上,李健带来了200多种当地特色农产品,包括蔬菜、水果、肉类和家禽、粮油、干货、葡萄酒等。其中,会理石榴、盐源苹果、苦荞酒等凉山特色产品尤为受欢迎。

在新疆喀什地区扶贫特色农产品展厅,喀什行政公署副专员穆罕默德·柏明·凯利正在大力推广产品。这次他们带来了60多种特色农产品,如邺城核桃、沙车八旦、泽普君枣、麦盖提灰枣等。穆罕默德的柏明·凯利说,喀什地区以红枣、核桃、padam、杏子和梅辛为主的特色林果业已发展到582万亩,水果总产量达200万吨。

消费扶贫是我国新的扶贫措施之一。凉山是全国六大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国家脱贫的主战场。近年来,李继安一直在争取农产品走出大凉山。李继安认为,帮助当地人民脱贫的关键是为当地农产品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和良好的价格。

广东东西部扶贫产品交易市场是广东通过消费扶贫的重要举措。广东省农业和农村厅副厅长宋宗友表示,充分发挥东西方资源市场的互补优势,促进农业产业的全面交流与合作,将有助于通过消费促进西部地区的扶贫,丰富粤港澳台湾地区的“菜篮子”。

为了让农产品进入“菜篮子”,李继安和其他参与者“有良好的意愿”。“粤港澳有着浓厚的汤料烹饪文化,而大凉山盛产松茸、猴头菇、木耳等。这些是煮汤常用的好材料。这次我们特别准备了一些。”李继安说。

经验丰富的广州市民陈努梅带着她的手提箱去了集市,但她仍然“毫无准备”她说:“我想买这么好的本地产品,这个盒子装不下。”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