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晰的顶级设计!专家解读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三大亮点

随着顶层设计的引入,长三角一体化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日前,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发布了《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要求到2025年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到2035年达到更高水平。

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记者采访时,许多专家表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是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及海湾地区建设并行的国家战略。这次发布的大纲有三大亮点。



上海带动苏浙皖联动发展

纲要的第一个亮点是确定上海的核心地位,上海将在引领江浙皖跨区域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纲要指出,江浙皖三地应优势互补,加强跨区域协调互动,提升都市圈一体化水平,推进城乡一体化,构建区域合作、城乡一体化、优势互补的协调发展新格局。

《纲要》提出,上海应着力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和科技创新五大中心,有序缓解一般制造业等非都市核心功能。上海服务业、上海制造业、上海购物和上海文化等有影响力的“四大品牌”的形成,将推动上海品牌和管理模式的整体出口,为长三角的高品质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提供服务。此外,要充分发挥江浙皖的比较优势,加强分工合作,交错发展,提高区域发展的整体水平和效率。

沃顿经济研究所所长沈玉瑶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采访时表示,上海也应该把重点放在金融发展上,以促进江浙皖的发展。上海是一个金融中心,现在金融机构由各省市独立经营。金融机构在长三角地区跨区域经营更好,有利于资金跨行政区域流动。上海是一个物流、航运和贸易中心。最好是协调经济和资本流动。

上海优势明显,特别是《外商投资法》实施后,外商投资环境宽松,第三产业支持力度强,将吸引国际优秀科技企业,引导产业结构优化中泰证券战略分析师徐驰在接受《国际金融新闻》采访时说。

纲要中提到要促进上海、上海周边地区和苏锡常都市圈的协调发展,建设上海都市圈。加强南京都市圈和合肥都市圈的协调发展,打造东部和中部地区协调发展的典范。推进杭州都市圈与宁波都市圈的紧密联系和分工合作,实现杭州、绍兴、宁波一体化。

沈赞耀告诉记者,“苏州、无锡和南通基本上与上海有30分钟的高速铁路连接,所以它们形成了上海的大都市。”。他认为上海加上苏州、无锡和南通构成上海的主要核心区域,南京、杭州和宁波构成长三角一体化的次核心区域。为了促进整个长江三角洲的发展,应采用主核心区加次核心区。

科创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第二个亮点是,《纲要》要求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纲要》指出,要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科技创新+产业”之路,推进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为先导,打造产业升级版和实体经济发展高地,不断提升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在过去的发展中,长三角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逐渐趋同。徐驰对《国际金融新闻》记者表示:“这一次,我们打算利用科学创新来引领产业结构升级。”。

徐驰表示,目前各地区的产业结构非常相似,特别是最近一轮“吸引外资”中工业园区的经济发展,导致一些地区缺乏长期的经济合作规划和产业发展布局,需要在启动前进一步整合资源。相比之下,传统经济中心上海依靠传统贸易服务和金融服务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但从长远来看,制约其发展的制造业可能成为产业转型的“绊脚石”。

为了实现长三角地区的分工与和谐发展,《纲要》为江浙皖地区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

徐驰说,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化已经开始加剧。站在国家层面,长三角一体化的失败是由点和面驱动的。一些城市率先起飞,并在第一次试验中发挥主导作用。面对当前区域产业结构的趋同,有必要进一步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协同,使长三角一体化的发展重心向协调一体化转移,以科技企业为重点引领整个区域的产业升级。

《纲要》还提到,G60科技创新走廊应持续有序建设,打造科技创新双轮驱动、工业与城市一体化发展的试点走廊。徐驰告诉记者:“G60科创走廊深入长三角腹地,为科创企业提供了肥沃的资本土壤。”

值得注意的是以科学委员会注册制度为代表的新的股权融资。徐驰告诉记者:“长三角地区有一半的企业登陆了科学创新委员会。科学创新委员会的顺利运作和注册制度的实施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长三角地区以硬科技成长为导向的中小企业受到“祝福”,能够极大地帮助整个长三角地区的产业升级

上海自由贸易区新区助力

第三个亮点是,作为发展重点,上海自贸区新区在《纲要》中单独列出。指出应加快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新区,重点是投资自由、贸易自由、资本自由、运输自由和人员自由等。,促进投资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创建符合国际通行规则、更具国际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的经济特区。

沈赞耀对记者分析说,上海自贸区新区的优势既在于港口(小洋山),又在于紧邻空港(浦东机场)。港口的主要功能是货物贸易。空这个港口也有技术贸易、服务贸易,当然还有货物贸易。

沈玉瑶认为,新区除了现代制造业外,还应扩展到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和卫生领域,从而将上海的转型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沈玉瑶认为,香港附近新区的港口条件相对较好。新区西部边界沿线的区域,从黄浦江延伸到大海,与杭州湾相连,可以作为一个重点发展,使上海可以上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从黄浦江外滩时代到海湾时代。这个地区很可能成为上海发展的焦点,也是未来30年最有希望的地区。

此外,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李娜对《国际金融》记者表示,《纲要》强调实施“五大理念”,实现长三角地区更高质量的综合发展。大纲侧重于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制度创新将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长三角地区的资本、技术和人才配置,为区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是制度创新的体现。它没有打破行政隶属关系,并讨论了系统整合的系统改革,以期在更广泛的范围内促进这一改革空。

(国际金融新闻实习记者魏莱)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