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如何提炼中国制造的精密仪器?这些公司给出了答案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张文军):五年前,一台从美国进口的高端数控机床上的元件传感器每台售价高达70万元。经过成本分析,致力于自主研发的杨光科技公司发现,这种天高传感器材料的成本不到3万元。巧合的是,东软集团于1994年接手东北大学电脑断层扫描机的研发项目,并开始了主要的医疗卫生业务,也走上了自主研发之路,因为当时很多二手进口电脑断层扫描机都是由中国医院进口的,经常遭遇故障和高昂的维护成本。

“瓶颈”迫使[/s2走上自主创新之路/]

“大连杨光科技决心走自主创新之路。事实上,这纯粹是一场“叛乱”。“回顾企业自主创新的发展历程,大连杨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德海深受感动。

1999年,杨光科技需要购买两台数控机床。当时,国内企业无法生产这些产品,必须从发达国家购买进口产品。余德海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对方将机床卖给了杨光科技,前提是机床的安装位置、用户和用途必须受到外国制造商的严格限制。如果杨光科技擅自移动机床或改变用途生产其他产品,机床将被制造商设置的加密锁自动锁定。如果是这样,杨光科技花了这么多钱购买的设备将立即变成一堆“废金属”,而另一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通过这一“屈辱”的经历,余德海清楚地看到,发达国家毫不掩饰对中国一些关键地区的限制,并试图通过严密的技术封锁抓住中国科技企业的“脖子”。此后,杨光科技通过自主创新,确定了与外国巨头面对面竞争的发展道路。

大连杨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德海

杨光科技大力引进人才,建立了国内同行业唯一的“高档数控机床控制集成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自主研发VGW400-U高速高精度五轴立式加工中心,打破中国航天工业空等领域对叶轮工件设备进口的长期依赖,实现高档数控机床的“中国创造”。

2003年,VGW400-U高精度五轴立式机床从大连运往德国和大连杨光,开创了中国自主研发高档数控机床回到发达国家的历史。

从“先锋”、“捕手”到“最佳价值创造者”[/S2/]

"东软医疗电脑的研发和制造历史就是中国本土电脑的发展历史!"业内专家做出了这一评估。

1989年的一天,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的一台价值几十万美元的“外国”电脑在运行中突然出故障。在国内许多专家和美国工程师不知所措的情况下,东北理工大学(现东北大学)的郑路泉教授和李嘉迪教授运用他们在计算机、电子和机械方面的综合知识修复了“瘫痪”的电脑断层,大大提高了整机的性能和可靠性。后来,他们去唐山、重庆等地重启瘫痪的电脑断层,引起轩然大波。也正是这次“电脑断层复活事件”引发了专家们更大胆的梦想——打造中国自己的电脑断层!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赢得了学校和相关政府领导的支持。

1989年,东北大学计算机成像中心成立,国内计算机断层扫描的研发正式开始。作为此次国家火炬计划的首席执行官,时任东北大学教授、现任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的蒋根苗不无感慨地回忆起这一开创性的经历:“肯定会很困难。CT设备是最复杂的大型高端医疗设备之一。那时我们没有任何基础。我们缺乏图纸、技术数据、人才和供应链资源。外国制造商来中国只是为了通过出售设备赚钱。他们既不会与我们分享核心技术,也不会培训购买电脑断层扫描设备的医疗机构。因此,我们只有一种方法,通过一点一点的探索和研究,逐步掌握电脑断层设备的核心技术和制造工艺。”

中国第一台电脑断层扫描仪

经过八年的技术研究,中国第一台全身电脑于1997年在东软下线,并在中国大受欢迎。2004年,东软集团与飞利浦合作研发制造,通过自己的品牌和渠道销售,使得更多的中国设备能够更好地销往海外市场。此后,东软只有一条电脑断层摄影产品线,现在拥有电脑断层摄影、核磁共振成像、数字减影、x光、正电子断层摄影、放射治疗、美国、IVD和东软影像云等9个产品系列,涵盖放射影像、常规检查、放射治疗和核医学以及临床应用的各个方面。

江根苗,东软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运营官

目前,东软医疗的业务覆盖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0多名用户,全球累计装机容量超过30000台。连续五年,中国的电脑断层扫描和核磁共振成像出口单位排名第一。未来,东软医疗将继续关注临床需求,推动医疗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度整合,使高质量的医疗产品和服务惠及更广泛的地区和人群。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