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的第一个人和旧时代的最后一个人既不是胡适、鲁迅,也不是章太炎。

我相信很多人会说中国近年来变化最大,但事实上,中国近年来的变化只是表面上的,中国真正的变化实际上是在中华民国。

如果说今天的变化是由于整个国家的富裕,那么当时的变化就是人们思想的变化。一群接受西方文化的人把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结合起来,然后创造了更优越的思想。

这也是我国繁荣的基础。许多西方人认为中国人顽固不化,但事实上我们的国家是最灵活的国家。否则,在民国时期,我国怎么会有这么多现代学者,而不是只读过它的酸儒呢?



如果我们谈论中国文人的变化,我相信很多人会想到一个人,那就是胡适。可以说,没有胡适就没有现代文学,但谈到中国的新时代文化,胡适只是站在一个巨人的肩膀上,这不仅是蔡元培,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蔡元培的年轻与许多古代学者没有什么不同。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在家乡开了一家图书馆教书。蔡元培当时才18岁,他仍然很高兴参加科举考试。他最终在25岁时通过了科举考试,后来被编辑为院士。



事实上,这个职位没有实权。满清朝廷最多给了那些无用的学者一个去处,但也正是因为如此,蔡元培才逃过了一生中最大的灾难。

根据蔡元培当时的气质,这场灾难就是改革和改造。改革失败后,蔡元培极有可能留下来,最终成为受害者。然而,他没有机会参加改革,因为那时他很少说话。然而,这也让他接触到了西方学习。



然而,说蔡元培可以被称为新时期的第一人有些武断。蔡元培真正的转变是在40岁。蔡元培当时已经是家里的风云人物,但他的心仍然没有放弃出国留学的希望。

因此,今年他去德国留学,这也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变化。有多少人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可以选择出国留学?蔡元培是新时期第一个改变思想的人。

蔡元培是清朝和民国时期的实权人物,所以他应该有很多资产。然而,事实是蔡元培已经搬了很多次家,但他并没有拥有任何房产,全部都是租来的。

此外,蔡元培晚年住在香港时生活在极度贫困之中。理论上,这样的人永远不应该担心钱,但事实是蔡元培挣得比别人多得多,但他的支出也很大。

蔡元培的生活是不羁而随意的,花钱请客几乎是家常便饭,但这不是蔡元培的主要消费项目,毕竟这样的消费对蔡元培来说并不大。

真正的大额开支只有两个方面,一是买书。要知道当时想买书比现在困难多了,毕竟蔡元培不仅买中国经典,外国经典也是蔡元培的重点购买对象,毕竟只有学习不同的文化才能利用家庭。

那时,在中国买一本外国书绝对困难。如果没有让步,人们只能出国购买。蔡元培经常派人出国,只写了几本书。

支出的另一个方面是公益事业或援助学生,更不用说蔡元培已经援助了无数学生的公益事业了。胡适、鲁迅和陈独秀都得到了蔡元培的资助。可以说,当时在北京大学学习的人没有一个因为他们的钱而负担不起上学的费用。

蔡元培一生中七次辞去北京大学校长的职务。当时,许多人说蔡元培因为他的才华而傲慢。否则,如果什么都没发生,谁敢辞职?

然而,蔡元培每次辞职都不得不辞职。所谓的辞职只是为了保护北京大学。第一次辞职是由于张勋的恢复。这些事情与北京大学无关,但张勋希望北京大学在修复后给出一个令人放心的计划。蔡元培辞职了。

在五四时期蔡元培救了学生之后,他知道自己已经成为许世昌心中不可或缺的人。为了不给北京大学带来麻烦,他辞职了。

后来,由于教育部忽视了北京所有教师的要求,蔡元培与许多校长共同辞职,然后再次辞职。直到教育部满足了教师的要求,他才复职。

最有趣的辞职是由于蔡元培深感北京大学的学生与他的期望相去甚远,他没有好的教学,所以他辞职了。

可见在蔡元培的心中几乎只有两样东西,第一是北大人才的教育,第二是自己可以出事,但绝对不能给别人带来麻烦。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