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突破“智慧中国”走出国门

央视新闻(记者李文亮)近日,宋新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宋新”)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机器人成功应用于一家知名企业。这是国内机器人首次突破国外技术壁垒,进入高端柔性屏幕生产线。在此之前,柔性有机发光二极管生产线都是外国设备。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和动力。近日,继辽宁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活动采访小组后,记者发现,依靠自主创新和强化核心技术优势,“中国之术”正在不断突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走上发展的“新高峰”。许多领域不仅填补了国内空空白,代之以国内进口,而且越来越多地向海外转移。

中国机器人遍地开花

宋新工业机器人分拣系统

作为中国机器人产业的领头羊,宋新打破了对外国产品的长期市场和技术封锁,创造了100多个行业中的第一个,成功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五大系列100多个产品,包括工业机器人、合作机器人、移动机器人、专用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形成了十大产业方向,致力于打造数字内容关联的新模式。

宋新移动机器人已成功应用于汽车底盘装配行业并出口海外,打破了中国机器人只进口不出口的历史,彻底改写了全球移动机器人市场格局。

2009年,宋新移动机器人大量出口北美,并广泛用于福特和通用汽车等高端客户装配线。

2018年,针对欧洲市场的特殊安全要求,宋新移动机器人实现了中国首个全系统的CE认证,产品成功出口到英国捷豹路虎汽车装配车间。

2019年,一位“灵活的巨人”——新松港口移动机器人进驻全球最大中转枢纽港——新加坡港,其额定负载高达65吨,定位精度±5cm,最大运行速度7m/s,制动距离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