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工程五年共签署258亿立方米水和七个京万州合作项目。

为纪念南水北调五周年,南水北调五周年成果于12月6日上午在河南南阳展出。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打开了引水闸门。今天,南水北调工程已经运行了五年。该项目已向河南、河北、天津和北京输送258亿多立方米水,沿线24个大中城市受益,直接惠及5859万人。在北京,城市“南水北调”占自来水供应量的73%;在天津,14个区的居民都喝“南水”,南水已经成为天津供水的“生命线”。河南省受水区的37个市县都有供水。河北、石家庄、保定等80个市县都使用南方的水。

在水质方面,水投入运行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管理局建立了完善的水质安全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了水质监测实验室,建立了水质自动监测站进行日常监测,建立了水质科技创新体系。从源头控制水污染防治、开展干渠绿化、建立水上漂流和岸水保护队伍等方面入手。自2014年12月供水以来,中线总干渠水质已达到或超过地表水二级标准,满足供水要求。

在国家南水北调战略框架下,水资源紧密相连的北京和南阳建立了全面的合作关系。京资集团、北汽集团等企业来到万州,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和一批特色小城镇,带动2万多贫困人口收入稳步增长。

在此基础上,12月6日上午,北京-万州合作研讨会暨项目签约仪式在河南省南阳市举行。共签署了7个重大的京万州合作项目,包括南阳市政府与北京市园林局签署玫瑰产业合作协议,南阳市政府与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签署人才合作战略合作协议。

这些项目将北京在教育、科技和工业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南阳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起来南阳市副市长孙浩哲表示,此次集中签约旨在以扎实有效的工作纪念南水北调中线五周年,同时为京万州合作的下一步奠定项目基础。

温家宝/北京青年报记者张向梅和胡沙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胡沙

编辑/倪建宁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