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主要银行_北海银行冀鲁边区支行旧址:聆听抗日战争“纸票”故事

山东主要银行

一种小货币,承载着一段多事之年。一栋矮房子记录了乐陵人民的革命情感。8月28日,“品尝红枣文化,传承红色精神”和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乐陵旅游”代表团来到北海银行冀鲁边区分行旧址,回顾冀鲁边区人民的抗日战争历史。

走进北海银行冀鲁边区支行旧址,院子里坐落着三栋古老的青砖房,历史气息浓厚。墙上陈列着张珍贵的北海硬币。发黄的钞票证明了时间的流逝。这些小钞是抗战时期冀鲁边区流通最广的货币,为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的金融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旧址上的旧照片和珍贵展品似乎讲述了燃烧岁月的故事。

河北和山东边境有一首民歌,唱道:“我在集市上卖了线,我非常喜欢它。红色和绿色北海门票收入9300英镑。”不难看出北海货币在边境地区生产中的地位和边境地区人民的信用。然而,在那个饱受战争摧残的时代,北海门票的发行充满了挫折。

山东主要银行

1937年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在发动武装侵略的同时,对被占领地区进行了货币和金融侵略。通过一系列手段,当时国民党政府发行的货币在金融战线上变得越来越弱,无法与伪钞竞争。货币混乱导致市场混乱,直接影响了边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影响了边区的抗日战争。

1941年,为了加强冀鲁边区的财政管理,开展货币斗争,冀鲁边区党委决定由边区财政委员会负责北海银行的筹建工作。同年6月,北海银行在乐陵市东大桑村正式成立,成立印钞厂,发行北海硬币。“北海银行之所以设在这里,主要原因之一是当时在大桑村的南部有一个绵延10公里的东西沙丘岭,最高点高达30-40米。森林茂密,布满了大片荆棘。情况危急时,印钞厂可以搬到这里躲起来。”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当时,北海银行也开始了“游击战”,以避免日本侵略者的围攻。挖地下洞和地下室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这些洞在群众的院子里,地下的洞通向村子旁边的隐蔽处。放置机器的地下室都由木板和木头支撑。墨水和纸的供应很困难。第一任总统张姚政通过亲戚在天津买了20令纸和一些油墨和花卉贴纸,经过几轮周转后,把它们放回了自己的藏身之处。张耀增设法从燕山光刻局得到两台大型石印机,并在晚上偷偷运到基地。再加上一个踏板来敲击打号机(铅制打印机),这是银行印刷办公室的所有机械和设备。

1941年7月,北海银行正式纳入山东抗日根据地北海银行统一管理体系,更名为北海银行河北山东边区分行。这是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对敌经济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42年8月,它迁至河北省海兴县,先后印制发行了印有“冀鲁边界”的北海钞票。一年多来,冀鲁边区抗日根据地及其附属北海银行对日寇的金融攻势作出了强烈反应。(记者赵凤瑞、吴彭洪、记者杨大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