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讯国际资讯_ 2019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10日开幕,共举办223场

杜南新闻纪录片粉丝们请看这里!2019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将于12月10日在广州开幕,届时将举办223场活动。

今年的重大活动包括金棉优秀纪录片评选、金棉电影节、国际论坛、“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行业培训等。12月9日,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庆祝注册日。国内外优秀的纪录片产业参加了这次全球纪录片产业的盛会。

国际资讯国际资讯

国际资讯国际资讯


活动现场。

新亮点 荟萃众多国际大咖,聚焦纪录片产业未来

今年,695个组织(截至12月8日)参加了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如央视-9、央视科教频道央视-10、上海广电集团(SMG)等国内主流媒体组织,以及优酷、上海啤酒等互联网平台,积极展示和参与,寻求国际合作机会。此外,包括国家地理频道、英国广播公司、芬兰广播公司、日本广播协会和韩国广播公司在内的数十个国际广播组织正在积极参与。美国翠贝卡电影节(Tribeca Film Festival)、韩国国际影视展(Korea International Film and Television Show)和瑞士尼翁国际纪录片电影节(Nyon International document Film Festival)这三大电影节将进行深入的讨论与合作,打造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的国际新模式。

在国际合作方面,意大利、芬兰、韩国、瑞士、荷兰、法国、英国、德国等八大国际代表团携优质资源齐聚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参与展览、节目预售和电影交易。他们希望通过纪录片的联合制作、发行和交流,在两国之间达成更多的文化共识。

全球纪录片产业峰会论坛邀请了国内外顶尖的广播平台决策者和纪录片内容制作者参加。包括瑞士纽约皇家国际电影节行业联合导演古杜拉·门佐德(Gudura Menzold)、国家地理频道全球节目高级副总裁朱尔斯·奥尔德罗伊德、英国广播公司制片厂英国内容制作部常务董事莉萨·欧珀(Lisa Ope)、雷鸟影业总裁马克·米勒、探索媒体和大中华区及韩国内容制作部副总裁维克里·陈二、企鹅电影制片厂经理朱乐贤、毕利·毕利纪录片高级顾问朱先良、优酷副总裁甘超和中央电视台唱片频道自然社会纪录片制作人刘英。他们将讨论全球纪录片产业的发展以及该产业面临的新机遇和挑战,分享2020年的最新项目和战略布局,帮助从业人员把握该产业的脉搏,制定符合该产业发展趋势的目标和计划。

中外系列纪录片的联合制作往往侧重于自然历史、文化、教育等类型。在“国际合作制作:打破陈规,打破壁垒”论坛上,英国广播公司、国家地理和探索频道等国内外顶级制作平台决策者,以及国际知名制片人帕特里克·霍罗(Patrick Horo)和尼古拉斯·桑菲尔德(Nicholas Shonfield)等。,将研究国际合作生产的创新案例,分析和预测国际合作生产的新趋势,分享国际合作生产的新规则和新趋势。


新特色 打造全国首个纪录片首映平台

不仅在本次金棉电影节空的规模之前,更具创新性的创造了国内第一个纪录片首映平台“在广州首映”,旨在打造“去首映,来广州,看首映,甚至来广州”的城市文化品牌效应。2019年,广州10多家电影院、书店和其他文化场所选出并放映了20多部优秀首映。这些电影包括格洛丽亚导演的最新作品《芭蕾男孩》(Ballet Boys),这部作品受到了联合国电影基金会的赞扬,还有《寻找奥斯卡》(Looking Oscar),这部电影在柏林电影节上全球首映。

在12月9日至12月12日的纪录片节期间,广州纪录片研究展览中心举办了一系列名为“纪录片影像的力量”的活动。纪录片从业者和教育部门的专家应邀将图像和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讨论如何更好地利用图像在教育中的力量。与此同时,为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举办了一系列“历史与图像”的展览和交流,为我们大家带来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像,并邀请了中国电影资料馆、珠江影视集团、上海音像资料馆的一些贵宾来探讨纪录片图像的收集、保护、修复和使用。

节日期间,华南理工大学将举办“高校硕士班”。将有17场论坛讲座和电影交流活动。一线纪录片创作者将受邀到广州校园孵化和培养新一代纪录片人才,传授专业纪录片行业的相关知识。

此外,还举办了许多关于广州形象和文化相关主题的论坛和展览。在“2019视觉文化国际论坛:跨界观赏”中,广东博物馆、广州美术学院等地方文化单位以及国际艺术、人类学、社会学、传播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当代艺术、视觉文化人类学、影视民族志等跨学科交叉领域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讨论。同时,广州美术学院视觉文化研究中心也展出和交流了一批优秀的纪录片作品或新媒体技术,并对其发展提出了建议。


新趋势 AI+5G+4K推动行业深度融合新格局

本次纪录片电影节共收到402部4K纪录片,包括国内外高质量的纪录片,如《异国童年》、《世界风情》、《第二季水果传》、《第二季本草》、《飞越月球》等。,这给纪录片领域带来了比人眼更“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和更好的4K图像。

现场设置4K超高清纪录片内容和行业部门,并开设多个相关论坛。在“5G风暴:人工智能、8K纪录片革命”论坛上,来自世界科学与纪录片制作人大会、日本广播协会、中央新电影集团、米高等机构的嘉宾将讨论5G给人工智能、8K领域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突破纪录片圈子,通过不同行业间的交流和碰撞,探讨这一变化对纪录片产业发展和升级的深远意义。此外,在4K论坛主题活动中,5G将首次以科技会议的形式使用,解释5G对纪录片发展前景的影响,促进深度产业整合的新应用模式。


新举措 纪实影像力量助力公益慈善

今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也聚焦于特殊群体。与广州文献研究展览中心联合举办了“自闭症融合教育系列纪录片展示与交流”论坛,观看和交流以自闭症儿童为主题的纪录片《蓝色》,以真实记录的影像让公众更多地了解特殊群体。活动期间,中山大学视觉人类学工作室主任丁成和广州少年宫执行副主任关肖磊将与观众一起走进自闭症儿童的小星球,分享这些儿童及其父母的生活,探讨融合教育的前景,帮助他们融入社会,并呼吁全社会共同行动起来,对这些特殊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关爱。

此外,纪录片《七个没有武器的孩子》将于12月11日首映。金邢正导演将受邀讲述七位无臂艺术家在书画之路上用嘴和脚而不是手追逐梦想的励志故事,展示他们的自立和自强。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纪录片节前后的环保包使用患有特殊疾病的儿童孙启阳(Sun Qiyang)作为绘画图案的主要创作者,向生活传达特殊群体笑声的积极能量,也希望将更多的人带入关怀行列。


数读 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有哪些活动?

223项活动

12月7日至15日,花城将陆续举办223场活动,包括95场专业国际论坛、128场公开展览、公开论坛等。据估计,将有近10,000人参加,这一规模超过了前几年。

95个专业论坛

95个专业论坛将以全景的方式扫描行业内容。这些活动包括全球纪录片行业峰会、“主要题材纪录片的创作与传播”、“国际合作制作:打破陈规、打破壁垒与合作”、“通过融合媒体打造纪录片”和“经济出版记录——打破圈子、寻找机会”等,以聚焦行业。国内外主要机构都设立了专场发布主题,包括优酷的“视觉世界”论坛、美国国家地理内容共享专场、英国广播公司科学纪录片节目制作、喋喋不休、快手时代的深度内容创作、哔哔哩主题发布。

以“新时期纪录片人的社会责任”为主题的主论坛邀请了中央广播电视台、英国广播公司、美国国家地理、SMG、优酷、sermile等的代表。做主旨演讲。

128场公共表演和11场公共论坛活动

本届金棉电影节的主题是“常看不同”,涵盖七大单元。将放映不同的感人故事,并举办128场展览和广播活动。

在11个公共论坛上,国内知名导演也被邀请到现场与影迷面对面,谈论纪录片、文学、教育、美食、旅游和探险等热门话题。在普及纪录片文化的同时,他们也收到了观众对纪录片的看法的反馈。

电影节的地点集中在地铁沿线,方便公众“赶上演出”。电影时间表也安排在非工作时间。此外,电影时间表是交错的。一天最多可以看8部不同的电影。大多数电影预定在两个以上的游戏,这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的需求。

国际资讯国际资讯

活动现场。

3441招标

作为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核心组成部分,金棉优秀纪录片的评选一直备受关注。今年,共收集了来自130个国家和地区的3441部作品,外国纪录片占80%以上,欧洲是参赛人数最多的大陆。

801大学生纪实作品

为了发掘能够引起业界关注的新一代纪录片精英,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自2014年以来举办了中国国际大学生纪录片大赛。2019年,共收集了来自46个国家和地区283所大学的801部电影,其中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牛津大学、加州大学、洛杉矶等国内外知名大学参加竞赛。与前几年相比,质量和数量达到新高。有7种选择:优秀纪录片故事片、优秀纪录片短片、优秀青年纪录片导演、优秀创意纪录片、评审团特别推荐的纪录片、共青团中央特别推荐的纪录片《我与祖国一起成长》和优秀组织。

216纪录片节目

“中国故事”国际提案大会推动了纪录片的国际联合制作,解决了过去“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三大难题,实现了国内外纪录片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

2019年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中国故事”国际推介会共收集了来自24个国家和地区的216个纪录片节目,其中中国154个,国外62个。最后,25个纪录片节目将在“中国故事”国际建议大会上播出。今年共有25名国内决策者和19名国际决策者参加了“中国故事”提案会议。

记者:南方都市报记者董晓燕、李春华、王素素记者周倩欣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