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器官捐献委员会_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在过去的三年里,人体器官捐献的平均转运时间缩短了大约一个小时。

国际器官捐献委员会

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医疗管理和医院管理局检查员郭彦洪照片来源: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

封面记者刘清

封面记者11月26日从国家卫生和健康委员会获悉,自2006年建立人体捐赠器官转移绿色通道以来,中国人体捐赠器官转移的平均时间缩短了1-1.5小时,全国器官共享率提高了7.3%,器官利用率提高了6.7%。

11月26日,国家卫生委员会在上海举行了一次关于人体捐赠器官转移绿色通道的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安全委员会医疗管理和医院管理局巡视员郭彦洪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6年4月发布了《关于建立人体捐赠器官绿色通道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建立了以民航和高铁为核心的低成本、高效率的人体捐赠器官转移工作机制。

根据通知,人体捐赠器官转移绿色通道是指人体捐赠器官的快速有序转移,包括快速通关、民航和铁路优先运输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缩短器官运输时间。

据统计,自从三年前绿色通道建立以来,器官转运时间平均缩短了1-1.5小时(其中肝脏平均冷缺血时间从6.88小时减少到6.44小时,肾脏从6.5小时减少到5.5小时,心脏从4.89小时减少到3.78小时,肺从8.87小时减少到7.42小时), 国家器官共享率提高了7.3%(其中国家肾脏共享率提高了6.41%,肝脏共享率提高了8.24%),器官利用率提高了6.7%,捐赠器官的共享半径大大扩大。

记者了解到,从2015年到2018年,中国每年完成2766、4080、5146和6302例器官捐赠,其中2018年是世界第二大捐赠。同年,器官移植数量超过20,000例,居世界第二位。中国肝移植受者1年和3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2.5%和89.8%,接近或略高于美国肝移植受者1年和3年累积生存率(92.3%和88.4%)。心脏和肾脏移植后的存活率是世界上最高的。

郭彦洪表示,国务院于2007年颁布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标志着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进一步走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2011年《刑法》第八修正案明确将出售人体器官视为严重刑事犯罪,为打击相关非法和犯罪行为提供了法律保障。自2015年以来,公民自愿捐献已成为中国器官移植的唯一方式。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