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由国有资本控股_ SASAC:混合改革稳步推进一半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上市公司

国有企业由国有资本控股

在9月18日的吹风会上,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党委委员翁明杰表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重大新进展。在混合改革方面,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种类型的社会资本,一半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上市公司。

公司系统的重组已经完全完成。一半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上市公司

翁明杰说,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取得突破。分类改革方面,完成了中央企业集团和子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完成了32个省级SASAC资助的一级企业的功能界定和分类。在企业制度改革方面,中央企业集团一级和2600多家全民所有制子企业都完成了企业制度改革。此外,董事会的作用得到了显著加强。83家中央企业设立了以外部董事为主的董事会,76%的中央企业下属二、三级企业设立了董事会,90%的省级SASAC资助一级企业设立了董事会,5个中央企业集团稳步推进了董事会职能的试点实施。

混合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突破。翁明杰表示,目前,三分之二的中央企业引进了各种社会资本,一半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上市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混合所有制企业数量占49%。混合改革企业积极推进市场化选择和就业,完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在2013年至2018年实施混合改革的中央企业和子公司中,70%以上的企业在混合改革后实现了利润增长。重要地区混合所有制试点改革也在稳步推进,10家中央企业和171家省级企业在国有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开展了职工持股试点。

国有企业也实行经理终身制合同管理,推行职业经理制。中央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对经理任期制度进行了合同管理和职业经理制的探索。截至2018年底,40家中央企业建立了职业经理人制度,977家子企业拥有4374名职业经理人,各地区95家省级一级企业开展了职业经理人市场化选拔。在激励机制方面,45家中央企业控股的91家上市公司实施了股权激励,实施股权激励一年以上的企业年平均营业收入增长率达到16.7%。集团公司批准后,24家中央企业科技子公司104项激励方案正在实施中,激励目标人均收入增长14.9%。

在国有经济布局调整方面,战略性调整和专业化整合取得扎实进展。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先后重组了35家企业的18个集团。中央企业的数量已从113家调整到96家。铁塔公司、国源公司和国海公司已经成立,以促进专业整合。国有资本不断集中在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和民生的重要产业和关键领域,占军工、电网、石油石化、交通运输、电信、煤炭等行业的80.1%。中央企业法人减少14000多人,减少26.9%。共处置了1957家“僵尸企业”,完成了管理贫困企业的主要任务。总体工作进度达到95.9%。

[/s2/]国有资产监管给予企业更大的自主权,取消[共670项监管项目/s2/]

在国有企业自身改革的同时,以资本管理为核心的国有资产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翁明杰指出,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职能转变取得阶段性进展,出台了职能转变计划,取消、下放和授权了43项监管项目,制定和发布了投资者监管权力和责任清单,明确了36项权利和责任,进一步明确了国有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界限。此外,SASAC实施国有资本授权管理体制改革计划,发布授权和分权清单(2019版),分为4类35项,赋予企业更多自主权。SASAC取消并下放了670项监督。

另一方面,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项目继续进行。SASAC分三批在21家中央企业开展了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项目。三十个省级SASAC重组了76家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在权力下放、组织结构、运行模式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探索和积累了经验。

积极稳妥推进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在中央一级,选择了六个中央党政机关和机构进行试点。省级SASAC监管下的国有资产比重超过90%,16个地方超过95%。为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加快国有企业实时在线监管系统建设,实现中央企业大额资金动态监控,任命39名中央企业总会计师,全面推进国有企业信息披露。在监管机制方面,SASAC引导和推动中央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监管体系和违法投资责任追究制度。中央企业集团已完成问责制度建设,SASAC 27个省出台了专项违法投资问责制度。自加强专项监管力量以来,共查处违法经营投资案件49起,直接组织或督促追究责任398人,督促制定(修订)管理制度600多项,损失或风险减少近150亿元。

新京报记者顾志娟和编辑刘晓阳校对吴兴发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