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就是_央行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文件,称金融科技产品国家标准认证时代即将来临?

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和央行决定将支付技术产品认证延伸至金融技术产品,并发布了《金融技术产品认证目录》和《金融技术产品认证规则》。目录包括客户软件、支付销售点终端、声纹识别系统、云计算平台等11个产品类别。

事实上,与金融科技相关的工作起步很早。2018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卫生委员会发布了《关于开展金融科技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提出了四项目标:

一是提高信息技术安全应用水平,促进金融与科技的深度融合。

第二,推进金融和民生服务体系互联互通,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第三,促进数据资源的整合和应用,加强金融服务,造福人民。

第四,构建金融风险监控平台,增强金融风险“技术防御”能力。

次年,2019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2019年科技工作会议在贵阳召开。会议全面总结了2018年科技工作,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和挑战,并对2019年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金融科技的部署包括,

一是加强科技资源的整合,二是引导和协调金融科技的应用,三是加强金融标准化管理的协调,四是保持安全底线。

什么是金融科技产品认证?这对行业意味着什么?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的意义

所谓认证是指认证机构证明产品、服务和管理体系符合相关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或标准的合格评定活动。

目的是逐步建立消费者、用户和所有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对产品/服务满意度的信息,以解决他们对产品/服务的担忧。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的作用是,第一,提供商品或服务的质量安全信息,引导或引导消费;第二,帮助上级限制下级,增强竞争力。第三,实施标准和技术法规的有效手段;政府用来调节市场的一种辅助手段:闭环监管机制。

财务标准认证的意义在于,首先,促进财务标准的实施,提高标准化水平。第二,引入社会力量,协助社会监督。第三,金融服务质量的“硬约束”促使金融服务达到中高端水平。第四,维护国家安全和消费者权益,降低金融风险。

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质量认证体系建设、推进全面质量管理的意见》精神,落实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支付技术产品认证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支付技术产品标准实施和安全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更好地适应金融业发展和监管的需要, 市场监督总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决定将支付技术产品认证扩大到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确定了《金融科技产品认证目录》,制定了《金融科技产品认证规则》。 这次确定的产品认证包括:

金融科技就是

金融科技就是

金融科技产品认证规则

本岗位还对金融技术产品配额认证规则做出了相关具体规定。

在整个认证过程中,包括认证申请和受理、测试、文档评审、现场评审、认证决策等步骤。

同时,身份验证不是一次性的过程。除了认证的时限外,认证后还会有不定期的检查。认证后监督包括跟踪检查、现场抽样检查和市场抽样中的一种或几种。

该证书有效期为3年。在有效期内,应在获得证书后通过验证局的监督来确保承认书的有效性。复审期满后,监督确认通知书的有效性。审查期满后,合格的可以续展。

认证机构方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十二条,国务院认证认可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公布依法设立的认证机构名单。相关认证机构名单可通过国家认证认可管理部门网站查阅。

最后,可以看出,这次的产品认证是对行业要求的进一步升级,是对行业的进一步全面标准,也是对安全性和合规性的进一步提高。协会或卡组织等机构升级为行业统一标准,这些标准的认证将进一步引导金融科技产业健康发展。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