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大学院_ 学科洗牌——大学院架构重组新动向

最近,以教育和科学研究闻名的日本筑波大学宣布了另一项重大决定。现有的学位制度(学士学位、和尚、博士)将于2020年4月重新整合,由一个全新的大型“学习小组”结构取代,从现有的8个研究课题的85个专业,到3个学术机构的6个研究小组的6个专业。~

中国第一大学院

这也是日本首次实施如此大规模的大学重组。这一重组旨在满足科学研究和培养具有多学科知识或技能的学生的需求。那么,为什么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和整合如此重要?

根据定义:

学科整合(FOS-Fusion of subjects)是指在认识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的活动。学科整合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产生创新成果的重要途径。

中国第一大学院

从科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

所有学科最初都以混沌的形式被纳入哲学范畴。从15世纪末到19世纪初,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几个学科分别与哲学分离开来。到了20世纪上半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中的几个经典学科最终在大学中确立为独立学科。学科的分化是深入细致的学术研究的必然结果,也有效地促进了科学的发展。

然而,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由于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一些复杂的问题,学科发展呈现出一体化的趋势。传统经典学科之间的界限不断被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被重新划分,出现了大量跨学科学科(如物理化学、分子生物学)和多学科研究领域(如女性研究、城市研究、脑科学研究),学科的合法性逐渐在大学中确立。可以看出,学科从“整合”到“分工”的发展正在走向新一轮的“整合”。这两个“接近”的意思非常不同,前者是混乱的意思没有区别;后者是学科整合的含义,即在认识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突破学科界限,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和交叉的活动。学科整合不仅是学科发展的趋势,也是学术研究产生重大创新成果的途径之一。据统计,从1901年到2008年,跨学科研究成果占诺贝尔自然科学奖获奖总数的52%。在每个统计时期,跨学科研究成果在奖项总数中的比例都在上升,在过去8年中达到66.7%。由此可见,学科的整合和交叉是科学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重要途径。学科整合要求学者们在学科边界上定期开展跨学科研究。具有多学科知识背景的学者更有可能整合知识并产生创新想法。

建设跨学科研究组织是促进学科和文化融合的重要举措。现代科学的发展需要多学科的知识来研究复杂的问题,而大学的正规学科组织是按照学科分类来划分的,追求个别学科的专业化和精细化。另一方面,跨学科组织是以跨领域、多学科的研究主题和研究领域建立起来的,反映了跨学科的关系和功能。一方面,高校应调整现有的学科组织,整合细分的部门,让一所大高校拥有多个部门,包括广泛的学科,从而消除当前狭窄的学科组织之间的障碍。另一方面,应灵活建立多种形式的跨学科研究中心,让多学科教师围绕研究主题开展合作研究。

除了筑波大学的激烈改革之外,许多学校已经建立了类似的整合学科。

例如,东京大学新领域研究系、东京理工大学融合技术研究所、广岛大学综合科学研究系、北陆大学/奈良/冲绳高级科技大学等。

一方面,这个跨学科和跨领域的研究所为有兴趣领导科学研究的学生提供高质量的研究资源;另一方面,它也为那些自我定位模糊、研究愿望不明、甚至想改变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妥协和调解的机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