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_ 让玉树百姓在家门口治好病

玉树

刘云军看望救治过的藏族三胞胎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平均海拔4200米。三年前,西城区广外医院副院长刘云军自告奋勇,带了一队西城区医学专家到青海玉树地区人民医院进行为期三年的医疗救助项目。通过一系列改革,不仅促进了医院的发展,而且为当地培养了100多名医疗骨干。

69份辞职报告刺激绩效改革

医疗救助是帮助贫困地区摆脱“医疗困难”。刘云军以前曾经历过对新疆的援助,他认为对青年的援助可以一步一步地进行。然而,一旦他就职,一大堆疾病和退出的报告就被放在他的桌子上。“伯爵,69岁!他们大多数是医疗骨干。”

接下来的部门调查显示,情况比69份辞职报告更为严重:它本应是全州最好的医院,但一个月内最多有2000名患者被转移出去,甚至还有产妇通过剖腹产转移到同级医院,阑尾炎手术转移到下级县医院的奇怪现象。2016年,拥有280多人的大型医院损失了1300多万元,全部自来水不足6000万元,医疗收入仅2000多万元。

在调查过程中,刘云军发现玉树人民医院有“大锅饭”和“平均主义”的分配模式。医生和护士普遍认为,做的工作更多,但做的工作更少是一样的,更多的工作可能导致更多的风险。无论如何,月底的绩效评估会发布一点。

"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玉树人民看病难的问题将如何解决?"任职20多天的刘云军在详细了解医院情况后,决定开始绩效改革:拿出230万元医疗改革基金作为奖金,将原来的每季度30万元的薪酬绩效提高到每月50万元,将医院领导班子的绩效薪酬降低50%,向临床一线和重点科室倾斜,激发了一线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这时,有人劝刘云军不要太“认真”。医院本身赤字超过1300万元空。如果它被打破,赤字空将会更大,它将无法结束。最好“混”三年,然后等着回去工作。医生们习惯了懒散的工作氛围,不愿意改革,也不相信改革会带来任何变化。

“很固执”李云军决心改变。他对想离开的医生说,给我三个月,如果不可能,你可以走了。至于其他人的劝说,他反问道:“如果你混淆了标题,你可以在其他地方做。如果你不能带来改变,帮助年轻人有什么意义?”

让普通人在家治病。

同年9月,绩效改革正式启动。一个月后,住院患者人数显著增加,两个月后达到100人,第三个月医疗收入余额超过40万元。玉树县人民医院启动“医改”第一枪。绩效改革后,整个医院充满了积极的活力。甚至临时雇员也把医院当成他们的家。

刘云军青年救助期间,医院年收入超过1.4亿元,医疗年收入增加了两倍多,年薪制提高了9.1倍。在“医改”的同时,玉树地区人民医院不断完善学科建设。先后建立包虫病诊疗基地、消化内镜中心、高原缺氧适应性康复中心等14个新学科和6个新病房,成功评估玉树第一三级综合医院。许多当地藏族病人不再需要去省会西宁看病。他们可以在家治愈。

"他是我们家的恩人。"生活在牧区的人们是这样说的。藏族老人,三胞胎的孙子刚刚满2岁,刘云军每次见到她都双手合十,眼泪自由流出。2017年3月,他的女儿生下三胎男婴,由于体重极低、器官发育不全、窒息等症状,他们的生命处于危险之中。带着最后一线希望的家庭转移与国立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建成和运作同时进行。刘云军立即启动了应急计划,组织救援人员进行了三天三夜,然后派出专业部队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救援和护理,使得三胞胎的迹象趋于正常。

离开一个不能被带走的团队

毕竟,年轻人只有三年的医疗援助。在北京的医学专家离开后,如何允许医疗技术留下来,而医院的标准不会下降?

作为北京第三批绿色救援医疗队的队长,刘云军带领着一个来自北京西区的医疗队,其中包括复兴医院、宣武中医医院、北京第二医院和西城区妇幼保健院四家医院的医生。他们的目标不仅是治疗病人,而且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使命,那就是离开一个不能被带走的医疗团队。

“不管你治疗了多少病人,也不管你离开家乡多少次,这取决于你离开时教了多少门徒。这是你留下的技能能否被利用的唯一指标。”刘云军说复兴医院的杨琦医生是腹腔镜专家。来到青海玉树后,刘云军让他做了三四次教学手术,然后让当地医生开始。杨琦得到了特别的帮助和支持。

西城区的医学专家亲自培训弟子,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六个月内,杨琦已经培训了两名当地腹腔镜专家。当这些医学专家回到北京时,玉树县人民医院有20多名骨干人员,成为医院的骨干。

据统计,这些努力为玉树地区人民医院培养了100多名骨干人才,其中38人已担任领导和学科带头人。在过去的三年里,医院开展了168项技术服务,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地图/西城区卫生委员会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