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_ 少年对话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让我们把你们的声音传到更远处”

随着12月13日的临近,

南京大屠杀的记忆,

它一直在延续和继承。

它经历了个人记忆、集体记忆、城市记忆,

为了国家记忆,世界记忆过程。

随着时间的推移,

幸存者正在减少。

目前,只有80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登记在案。

仇恨可以消失,历史必须记住它。

记忆需要传递,和平应该得到保护。

在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的漫长旅程中,

后代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从现在开始,

南京晨报推出“对话”系列报道,

年轻的对话幸存者,

“让我们把你的声音传得更远。”

南京

新华报纸视觉中心记者万·程鹏拍摄

[幸存者说]

艾一英:请告诉你的家人、邻居和同事。

“我新娘的家人住在徐巷村。这个家庭有五个人。我们有三个兄弟姐妹和我哥哥艾一贵。1937年他只有两岁。这个家庭以务农为生,生活非常艰苦。听说日本人要来了,一家人在地上挖了一个洞,在里面放了食物和咸鸭肉、咸鸡和熏肉。晚上我们睡在里面,听到外面枪声大作……”回忆82年前的悲惨场景,艾一颖从未错过一个细节。

那一年,她只有9岁。冬天的14号,日本人来了,“当我妈妈出去的时候,我爸爸带我们去了山上。村民们跪在地上,被机枪打死了。可能有十几个人死亡。”第二次旅行时,日本人又来了,“拖走了我父亲和他的家人,一共七个人。当时我父亲37岁,我叔叔、表弟、叔叔和表弟都被拖走了。”当时,艾一英带着他的父亲,问他什么时候回来。“我父亲回答说,他要帮助日本人搬运东西,他很快就会回来。”然而,她从未等她父亲回家。第二天早上,一个村民来报告说,一家七口在平家港被杀。我们都哭着去看了。我叔叔的手被戳穿了。一个堂兄浑身是血,受了重伤。其他人都死了,都被刺刀刺伤了。”

南京

幸存者艾一颖。

几年前,艾一颖去日本讲述历史真相。一方面,她对日本非政府组织表现出的善意表示欣慰,同时对日本对历史的态度表示遗憾。“当我在日本时,我还问他们:日本政府不承认南京大屠杀。如果美国人不认识投掷原子弹,请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你能接受吗?”

91岁的艾一颖不会读书,但每次她来到纪念馆,都会去“哭墙”看她父亲的名字。“我知道他的名字。我家姓艾。我们家所有在大屠杀中丧生的人都在“哭墙”前。每个人走过时都可以先看到自己的名字。”说到这里,老人的眼睛又湿了,布满皱纹的手颤抖着。“我只知道我父亲的名字,因为我没有学习。如果我父亲没有死,那一年他就会送我去上学。”

艾一颖(Ai Yiying)说,每次来到纪念馆,他都感到非常难过,讲了这个故事后好几天都很难平静下来,但他坚持每次都要来。“我想感谢你传播这些真实的历史。我还要求你们年轻人告诉你的家人、邻居、同事和朋友...以便越来越多的人知道历史的真相。”

事实上,艾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她的孩子们从小就听她谈论那段历史,并代代相传。“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妈妈告诉我们,如果我们落后了,我们就会被打败。她希望有一天我们的国家会强大到足以实现真正的和平。”艾一颖的女儿告诉记者,每年12月13日,他们都会陪母亲参加家庭祭祀,“有了这种仪式感,我们会不断提醒后代记住悲伤,呼吁和平。”

[年轻人说]

愿和平的阳光洒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

石鼓路小学五(4)班孙安琪卞明宇赤城胡志成颜若琳

读完幸存者伊颖奶奶的故事后,五(4)班的学生久久不能平静下来。通过艾一英奶奶的故事,我们了解到当时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屠杀的人数和方式如此之多,以至于我们无法忘记这段历史。我们必须记住我们的悲痛,呼吁和平。

日本军国主义失败了,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损害。现在,面对堆积如山的确凿证据,日本政府不承认这段历史和所犯罪行。这是我们绝对不能接受的。仇恨是可以平息的,但是历史和他们犯下的罪行是无法抹去的。对过去的记忆是未来的老师。铁一般的历史事实不容否认。哭墙中每个爱人的眼泪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提醒我们,只有当我们坚强的时候,我们才不会被欺负。只有面对历史,我们才能面对未来。

今天,我们将永远不会忘记过去,从历史中学习,珍惜和平,争取进步,并寻求一个强大国家的道路。但是,我们也必须通过口头、我和你、你和他来传递那段黑暗的历史,以便每个人都能记住历史并呼吁和平。我希望这个代代相传的历史事实能够唤起良知,让和平的阳光洒向地球的每一个角落。作为中华民族青年的一员,我们将努力学习,尽最大努力为祖国做贡献。只有当我们的国家强大时,历史的悲剧才会重演。

资料来源:实习孙祁智南京晨报/周敏南京晨报/虞书

编辑:文汶

南京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