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长途客车800公里以上_ 往事黄河老铁路桥:郑州曾经的一座奇葩大桥

文/孙建周

有没有看到公共汽车乘专用列车过黄河?有没有看到过在铁路桥上行驶的车在同一座桥上白天开列车,晚上开车?

现在大约50岁以上的老郑州人,特别是运输中的老年人,几乎没有忘记。 30多年前的郑州,曾经有一座非常奇怪的铁路桥,即使有铁路也不行车,只行车。 更奇怪的是,在桥面没有铺路板之前,车需要从这里过河,乘坐铁路车到达对岸。 还有时间,工程需要,这座桥白天开列车,夜间通过汽车,这座奇怪的桥在一百多年前建成了吕(京)汉铁路郑州黄河桥。

郑州市西北近郊黄河景区,有一座长约160米的铁路桥遗址,在万里黄河第一桥南端,其馀2公里多的桥梁钢结构已经拆除,到处都是,一根桥桩站在混黄的河流和沙滩上,默默诉说着曾经的悲哀和光辉。 这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是比利时工程师于1903年动工,1906年开通的。 桥长3015米,共102孔,连接钢结构桥梁。

由于当时施工技术的制约,该桥有很多安全上的危险,使用中多次被洪水破坏,战乱之年,该桥也被战争破坏,多次被各道军阀拆除,钢梁的一部分被炸毁,平汉铁路断行。 建国后,国家立即投入大量人力物资,加固桥墩,到1952年,桥梁全部换成苏联制上承式钢梁,列车运行速度、牵引重量明显提高。

1958年5月,在桥的下游建了一座新的双线桥,2年后的1960年4月开通,之后用54年的旧单线桥进行了预备迁移。 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我国道路交通滞后,除了万里黄河有限的几座铁路桥之外,公路桥的数量也很少,很少。 横贯河南省东西的上千里黄河,还没有道路桥。 即使当时省委、省政府领导人在豫北地区进行了检查,一般先乘火车过黄河,到新乡或安阳后换乘其他交通工具到达目的地,普通人也过不去。

为了联系黄河两岸的道路交通,1966年,应河南省政府的要求,在郑州黄河老铁路桥南北两岸分别建造了平台,乘坐铁路车过河。 被这些人通称为“电车”的铁路车,一次可以运送2~5辆车,运输量少,因此一般优先长途公共汽车和特殊专用车辆,其他普通货车过河往往需要很长时间,很不方便。

由于铁路运输车“渡口”过河运输量过低,1969年10月河南省革命委员会指示,郑州铁路局在留轨桥上铺混凝土板,通行汽车。 本应进入停业期的旧桥一转,变成了单向通行的公路桥。 当时的行驶规则根据两岸车辆的流量,定时切换通行。 改变方向的时候,车队的最后一辆车上挂着“车队结束了”的面板和专用的旗帜,对方的交管系看到尾车,回收面板和旗帜确认桥上没有车后,开放了相反方向的车队的通行。 在道路运输不发达的时代,这种比较实用的桥梁方式一直持续到郑州花园口黄河桥开通,依依不舍地退出历史舞台。

黄河是世界上最含沙的河流之一,每年可以运送数千万吨泥沙到下游,平均每年可以提升下游河床8~9厘米。 因为现有的双线黄河桥南端的16孔钢梁位于北高南的低坡路上,年年增高的河床在洪峰来临时严重威胁着桥的安全。 因此,国家有关部门要求郑州铁路局在1976年黄河洪峰到达前将这16孔钢梁提升到平坂,利用洪水。

京广线是我国最重要的铁路干线之一,黄河桥提梁工程量巨大,无法中断运行的问题摆在铁路部、铁路局及各级领导人现场。 经过各方面的研究,已确定在有线提梁施工期间,黄河老桥恢复使用。 经过推测和评估,老桥可以在限速不使用大型机车双机牵引的状态下通行列车。 这是70岁的老黄河铁路桥最后在中国铁路上发挥了效力,着眼于各个方面。

为了兼顾列车的正常通行,提梁工程只能分白天、分段、分段进行,老桥只在白天代替现有的有线上行或下行线路通行列车,夜间照常运行汽车。 于是,在同一座桥上,出现了列车和车,白天和夜晚交替通行的世界罕见的奇观。 如果今天发生了这样奇怪的过渡方式,不知道会引起多少媒体和铁道迷们的枪击“狂暴的轰炸”。

1986年9月底,郑州花园口黄河公路桥开通,铁路黄河老桥才能喘息,老桥真是老了,累了,得休息一下。 次年7月,老桥的生命终于到了尽头,钢梁开始被拆除,与国家文物部门协商,留下南端的5个洞穴,游客参观、阅览,作证历史,永远留下历史。

(文章的布局来自互联网)

编辑:智森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