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_ 新华财经 | 坚持创新驱动 中国一重闯出“涅槃重生”之路

据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记者刘玉龙、王希)记者最近在中国进行的调查显示,其生产的第一个3000吨级浆状床冶炼加氢反应器将于年底上市,另一个“大国重器”将在中国诞生。 坚持创新推进,不断改革创新,中国正在这个“老国企”重新振兴“新青春”,开辟“涅槃再生”之路。

中国一重大联合基地重箱装备生产线(于占坤摄像) 坚持创新推进发展“活”发展核心力量

据记者介绍,3000吨级浆状床锻炼加氢反应器是国内最大的浙江石化4000万吨/年精炼一体化工程的核心设备,是迄今世界上重量最大的锻炼结构加氢反应器。

“在完成世界上最大的镇海精炼化2400吨沸腾床淤泥精炼加氢反应器的基础上,中国成功制造出迄今世界上最大的3000吨级淤泥状态的精炼加氢反应器,显示了中国巨大的石化设备制造技术再次领先国际,充分体现了“大国重量器”的强大实力。 中国一重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刘明忠说。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制造业的后盾。 中国一重前身是第一重机械厂,1954年建成,是“十五”期间建成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坚持创新推进,打造“活”发展核心力量,形成了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强烈支持。

刘明忠表示,中国在过去3年累计负责国家重点科学研究任务28项,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的11项中,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目前,我国的单层已经成为世界核岛装备和冶金装备全过程制造技术的领导者,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超”石化焊接加氢反应器限制制造技术的领导者。

抓住三项制度改革“牛鼻”激活内生动力

除了坚持创新推进外,中国近年解放思想,着力改革创新,给这家“老国企”带来新青春,开辟了“涅槃再生”的道路。

从2012年起,中国经济效益持续下降,2016年损失57亿元,是当年损失额最大、困难度最高的中央企业之一。

经过系列改革,中国2017年实现利润1.08亿元,扭亏为盈,2018年净利润1.29亿元,比上年增长超过5成,进一步巩固了发展基础。

刘明忠表示,改革前企业发展活力不强,动力不足,态度浮躁,一个重要原因是“干部能上下,报酬高能下,人员能进出”的“强烈激励,硬限制”没有形成气氛,机制没有正式推进。

因此,我们牢牢抓住三个制度改革这一“牛鼻”,对顽固的疾病,真正激烈地开药,认真地改变,全面落实“市场化采用、合同化管理、差异化报酬、市场化退出”机制,实现“一部分、满盘生活”,有效地激发了企业的发展活力。 刘明忠说。

以差异化报酬为例,我国将员工收入增长目标纳入公司“十三五”战略规划和年度发展目标,建立与企业保障、努力、优秀工作目标相适应的增长7 %、9 %、11 %的报酬分配体系,将报酬分配与预算达成情况相结合,结合业绩评价结果,坚持报酬分配“五级倾斜”,即营销、 倾向于高科技研发、苦难累积、高级管理、高技能5种人员,收入最高和最低差异超过3倍,打破“大锅饭”、平均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长期束缚,有效发挥了薪酬分配的指导和激励作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