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泛在电力物联网_ 智能量测高效拓展电网业务边界 推动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

北极星配电网: 10月16-17日,2019中国智能测量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峰会在北京召开。 峰会以“智能测量泛在物联”为主题,融合政策解释、项目合作、研讨会、成果展示等内容,进一步促进中国智能测量产业技术创新联合的发展,发挥联合桥梁作用,推进联合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推进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建设良好有序的市场环境

峰会设有6400多平方米的创新成果展区,集中展示智能测量优秀企业的创新成果,涵盖智能物联、有序充电、物联代理、非介入负荷识别等重要核心技术研发进展。

“新一代智能电能表在基本测量功能稳定、准确、可靠的基础上,建立了柔性、安全、可扩展的法制测量仪器,解决了未来电价政策变化、电网业务扩大、用户需求变化等不确定因素带来的功能转换问题。”中国电科学院计量研究所计量产品性能实验研究室主任姜洪波在展区现场向记者介绍

智能电能表是智能电网的基础和重要资产,是获取用户电信息的来源,是用户计量结算的依据,也是获取配电网运行数据的重要来源。 “目前最新智能电能表实现的功能模块是居民用电负荷识别模块、电动汽车有序充电模块和“多表集抄”模块,各功能模块包括边缘计算技术、多元化通信技术和可靠性控制技术,深入融合计算、通信和控制能力,实现“控制”“可靠”“可扩展” 中国电科学院计量研究所计量检测技术研究开发室主任祝恩国,

新一代智能电能表还可以实现能源路由功能,连接用户端新型智能设备,应用于有序充电、智能家居、时计采集、各种传感器接入等场合,实现科学有序,促进居民用户与电网的友好交流,提高电力物联网建设要求和人民大众化

会议期间,同时举行了“国家能源计量中心”除名仪式。 该中心是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服务国家能源战略,推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环节,加强能源计量数据的一体化收集和监控体系建设,实现各行业、领域、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的在线收集和监控。

“中心的设立提高了我国能源测量仪器整体的质量,推进了我国能源测量技术的进步,为政府的决策和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了数据统计分析的支持,促进了技术的共享、技术革新和成果转变,推进了电能测量人才的培养”。 中国电气科学院总经理、国网能源网络技术院王继业院长表示。

据中国电科院董事长赵鹏介绍,智能测量联盟积极应对国家创新推进战略,围绕国家计量管理和电网发展的重要需求,组织产学研研用的各方面资源,加强强联合、优势补充、合作共荣,实现电力线材网络、智能终端、通信协议、电力表、 相继成立了软件可靠性等7个特殊工作组,积极开展了下一代智能电力计、模块化采集终端等技术难关,在能源电力、智能传感器、智能仪表等重要技术领域取得了许多突破。 引领集团标准9项,主导制定中频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领域的IEEE国际标准,大力推进智能测量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赵鹏表示,将来智能测量联盟将继续继承“团结力、自主创新、优势互补、互利共荣”的发展理念,组织优势力开展重大课题研究与产品开发,提高参与者创新能力,不断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国际标准的制定,推进标准互认,加快技术与产品出口,不断提高国际影响力,推进合作,产学研

原题:智能测量有效拓展电网业务界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