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融资越来越难_ 如何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发改委回应

中新网于10月21日、电力21日、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发言人袁达表示,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仍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国家发改委、银保监会最近联合发布了“深入开展信用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以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难问题

\r

\r 21日,国家发改委就宏观经济运行情况举行发布会,袁达就中小微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难点、解决办法等回答记者的提问。

\r 袁达指出,今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在金融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提出了很多“真金白银”政策,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问题。 但也要清楚看到目前中小企业融资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 例如,银行信息的不对称性,银行成本高,风险大,银行积极性低,而且,例如银行贷款过于依赖抵押物,中小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无法承受高担保费用,贷款可获得性低。

\r 袁达表示,最近国家发改委、银保监会共同发行深入开展信用贷款支持中小企业融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深入开展信用贷款工作,加强信用信息收集共享,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 重点是加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信贷的支持力度,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问题,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的经济效益。

\r 袁们从六个方面介绍了通知的具体措施

\r 通知强调加强信用信息的收集共享。 根据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综合税务、市场监督、海关、司法和水、电、燃气费、社会保险、房屋公积金缴纳等领域的信用信息,上下贯通部门间信息孤岛,降低银行信息收集成本。 鼓励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区域性中小企业信用服务平台,缓解银企信息不对称。

\r 根据通知,应建立健全的评价体系。 基于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符合中小企业特点的公共信用综合评价体系,定期将评价结果推进金融机构,提高金融机构风险识别能力。

\r 通知说,同时要创新贷款产品服务。 以提高金融机构风险管理能力为基础,鼓励中小企业贷款逐步提高信用贷款比重,对正常经营的中小企业创新持续贷款方式,切实降低企业贷款周转成本。

\r 根据通知,应创新违约的风险处置机制。 鼓励金融机构在线强制执行公证机制,加快债务纠纷的解决速度。 利用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惩戒不信任债务的人,严厉打击不正当逃避债务的行为,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r 根据通知,要加大地方的支持力度。 支持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易信”特别风险缓和基金和风险补偿金,根据当地实际情况,鼓励制定更多样化的风险缓和措施。

\r 通知最后说,必须加强审查激励。 建立“信贷”统计报告提交机制、“信贷”工作专项评价机制,从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两个维度展开评价,金融机构评价结果纳入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监督评价指标体系,地方政府评价结果纳入城市信用状况监测,顺利推进“信贷”工作落地效果。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