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文学是否是中国文学_ 中印尼文学翻译与出版研讨会在雅加达举行

9月5日下午,由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公司和印度尼西亚阿拉撒大学孔子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印尼文学翻译与出版研讨会在雅加达举行。 中印尼两国约150名文学、翻译、出版专家学者和印度尼西亚高中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林永传摄

9月6日,由中国科技资料进出口公司和印度尼西亚阿拉萨大学孔子学院联合主办的中印尼文学翻译与出版研讨会5日下午在雅加达举行。 中印尼两国约150名文学、翻译、出版专家学者和印度尼西亚高中教师参加了研讨会。

印度尼西亚阿拉萨大学孔子学院中方院长肖祥忠致辞说,文学交流的对译和出版,能够更加正确明确地理解中印尼两国各自的文化生活和精神追求,促进两国“民心联系”。

图为印度尼西亚大学中文系协会顾问、达摩博修达大学中文系主任刘兴权说明中国文学在印度尼西亚的传播情况。 林永传摄

研讨会上,印度尼西亚中国历史学家迪迪迪( Didi Kwartanada )介绍了印度尼西亚中文出版业发展的简单历史,印度尼西亚大学中文系协会顾问、达尔玛博修达大学中文系主任刘兴权介绍了近年来中国文学在印度尼西亚蔓延的情况。 中国媒体专门撰写印尼中国传记和研究中国人社会的丁剑“从翻译的角度看中国与印尼的人文历史和社会思潮的相互认知”的学术交流。

作为“翻译出版技术交流”的一环,印尼着名作家Damhuri Muhammad分享了“印尼文学概要”,印尼阿拉撒大学孔子学院副理事长Murni Djamal教授介绍了该校文学院中文系编译(印译中)的成果。

图为近年来中国媒体专门撰写印尼华人传记和研究中国人社会的丁剑作品《从翻译角度看中国与印尼人文历史与社会思潮的相互认知》的学术交流。 林永传摄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中国人数最多的国家,经过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九十年代末三十多年的华文断层,现在两国民间的文化认知和迅速发展的经贸合作形成了很大的对比。

参加的专家学者说,希望通过文学的对译出版,印度尼西亚两国的“民心相通”。 (完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