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开什么展会_ 城就|武汉特写:异乡人

导游:这是一座年轻城市,经历巨大变化的城市。 纯粹的汉腔回响街巷,信息社会以腐朽的势头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节奏。 在这里,城市的重建与振兴、文化的传承与变革,以某种大规模的形式出现,哪个城市浓缩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迫切野心,就是武汉。

8494.41平方公里的土地是城市的表皮,有165条河流,166处湖泊,11座长江桥连接城市的道理,1091万人口是流动的血肉。 没有什么照片能表现出完整的武汉。 在这条街上,生活比故事生动得多。

商业:武汉是个赚钱的地方

第一次见到刘能是在录制凤凰城房地产“街道小巷”的节目现场,在炎炎烈日下,我们走进他的店铺:高2米的橱柜里塞满了布匹,看到橱柜间缝纫针挂着各种样品服。

“武汉是个什么样的地方?是个赚钱的地方啊。 」面对镜头,小刘非常直接地表现出来。

福建商人刘能,今年42岁,离开家乡福建泉州5年。 从一家国营纺织厂退休后,他举家迁往武汉。

“当时,朋友也在武汉做生意,说汉正街做生意做得更好,所以我来了。”

上世纪90年代,《人民日报》以“汉正街小商品市场经验值得重视”为题的社论,汉正街着名噪音很大,很多外国商人来到这里发展起来。 90年代末,汉正街的销售额再次刷新了过去的最高记录,突破了200亿大关。 这是汉正街的鼎盛时期,生意好的时候,每月进十万人并不难。

90年代汉正街的繁华景象(照片来自互联网)

刘先生可以自认没赶上汉正街的黄金时代。 汉正街这五年,他的生意一直处于“可以干下去”的状态。

从2005年起,汉正街的改造工作一次也没有停止过,很多门户都在功能上合并。 只有刘能有这个城市,和他们的业务范围一致,规模相似的纺织店大约有50家。

改造中的汉正街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空间不能再限制同行之间的竞争。

“与网店相比并不占优势。 ’过去十年,汉正街店铺的租金大约翻了八倍。 “和别人价格竞争很难”刘先生可以向我们介绍。 一般来说,一家店铺需要3~5名日常运营者,他们的工资和保险算了也不花费。

汉正街年年减少的销售额对应的是武汉不断上升的人均GDP,2018年武汉市人均GDP达到13.6万元,超过上海的0.1万元。 在不断扩大的商业圈和不断扩大的品牌背后,汉正街被市场份额不断缩小的阴影笼罩着。

扩大业务范围,设立设计品牌,是刘能最近的计划。 这种专业化、高端化的想法同样也是汉正街的“强调重要包围”逻辑。

2011年8月15日,汉正街建议建立一个集休闲旅游、电子商务、贸易流通、文化会议等功能于一体的全球滨水商贸旅游区( TBD )。 重建的汉正街升级批发市场流通模式,创造电子交易高级零售业态。

关于将来汉正街的定位,刘能开玩笑说“今后也许还会开拓汉正街文化衬衫的业务。”

8月15日,我们访问汉正街,建造了特色区域墙

百年老街,新旧风水交替流淌。 经历了鼎盛时期的光辉,可以感受到对古老发展的束缚。 这个“剥皮肉”的过程,是历史悠久的城市必须支撑的阵痛。

2019年,武汉规划了18个旧城改造区,在不断颠复和重建中,我们创造了新的历史。

文化|王雨:青衣是我最成功的角色

年轻的京剧演员王雨,现在在武汉长春街小学担任戏曲老师,从8、9岁开始接触戏曲,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

“其实最初想学武术”。8岁的时候去了襄阳市的少年宫,第一次吸引王雨的是跌倒的孩子们,觉得“好帅”。 “学了很长时间,我才意识到我是学戏的。 ’王雨笑着说,进入这一行是错误的,他当初想成为酷儿的自己没想到会和“青衣”这个角色结缘。

王雨穿着京剧青衣女装

青衣、五大戏曲角色中旦行的一种,又称正旦。 多数人形成了谦逊、认真、认真的女性人物,男性扮演者需要深刻推测女性的动作和表情,进行模仿和演出。

王雨在《贵妃酩酊》中扮演杨玉环

“很多人不明白男人为什么扮演女人角色? ’这是学戏以后王雨经常面对的疑问。 2008年,处于变声期的王雨训练过多,声带受损。 在各种压力下,他暂时离开戏曲舞台,回到学校。

“我在大学学习的专业是法律,那时我真的认为今后可能不会接触戏曲。”王雨说得很诚实。 但是,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他的特长,“霸王别姬”让老师和同学们吃惊,加入了社团,学业馀韵味可以继续进行专业的戏曲训练。

王雨练习长丝翻身,是京剧中的技巧之一

王雨想起了“捡基本工作”时的困难。 “两三年没有按过脚,跑过圆场,长大后韧带硬,刚开始练习基本工作的时候,每天都疼得坐不下来,很痛苦。”

但年龄的增长进一步加深了对王雨作用的理解。 “我推测某个人物时,我很容易理解她。 例如《贵妃酩酊大醉》中的杨玉环,以前我扮演她的时候只是模仿,现在我能更加感受到这个人物内心的矛盾和明信片”

毕业那年,举办了王雨的个人展,站在舞台中央,被镁灯包围,感觉舞台下热烈的掌声为戏剧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王雨用于表演的凤冠和玉姫冠

“最初没想过把戏曲当职业。 但是,慢慢的王雨发现武汉对戏曲这种传统文化的接受度很高。 “和朋友一起去武汉船码头看戏,看汉秀,走在街上,很多人都很明显地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例如,穿汉服、在武汉穿汉服的人现在在全国各城市最多见。 大家都对这个个性的表现非常宽容。”

2016年,王雨辞去了自己以前的工作,正式成为长春街小学的戏曲教师。 “能献身于自己所爱的事情,是件很幸福的事情”,转换身份后他说“我不想在舞台上那么想”,想看到自己的学生在戏曲这条路上闪耀着光芒,他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感受到更多武汉的戏剧魅力。

“如果有代表武汉的戏剧,“霸王别姬”吧,楚地发生的楚地文化,楚人气质。”

作为中部城市的中心,九省通袴武汉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俗文化,在此,汉腔与湘音、广东话、川话谐音。 包容和理解,融入武汉民族的血肉。

人才|曹移南:城市是我写作中不可或缺的主题

曹移南,年轻的自由职业者。 前东家“what you need”,其微信号中有96万名粉丝,是年轻人中具有广泛影响力和宣传力的平台。 去年6月,曹移南从what you need转战为《新周刊》,平台发生了变化,但实力没有改变。 他还是生产了十万+“爆文”好几篇的作者。

但写作仍是他的副业,对曹移南来说,他最主要的身份是武汉大学传播系研究生。

穿白衬衫的曹移南,难以藏身的书很生气

“离开what you need的理由很简单,不想把自己限定为某种类型的文字。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现在的我想写更有挑战性的题材”

来到《新闻周刊》后,曹移南的选题集中在城市、文化、历史、人物等方面,对他来说,创作的初心是自我表现的必要,这一必要永远是基于对自己现实的观察。 三年写作过程中,他陆续写了《复旦《差生》樊悦书》、《二十年来谁说》等深具社会性的文章。

“新闻使我掌握了理性的思维。 这种理性思维的想法,是我想传达的,或者是想和读者讨论的。”

今年5月,曹移南在自己的文章《千城一面:中国城市的死亡与生》中写道:“仿佛抄袭一样站起来的中国城市群,已经失去了本雅明口的“灵韵”,成为了机械抄袭时代的建筑作品”。 这种现象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但我不认为武汉也在这(千城一面)范围内. "

这位23岁的年轻人,经历了18年的街道生活、4年的广州学校生活、6个月的首都实习之旅后,认为武汉是一个非常有“烟花”的城市。

"我很喜欢武汉,本科时读方和池莉的书,觉得武汉的性格辛辣、直率,其实武汉真的没有排他的说法,我觉得是武汉人. "

城市文化有时会附着在他们的建筑形态上,建筑样式也会发生变化,这种依赖建筑产生的文化核心也必然会发生变化。 不可否认的是,武汉的城市化进程依然以北上广阔深度,甚至以纽约、巴黎、伦敦为基础,但迅速的反复进程并没有分割精英和大众。 换句话说,阳春白雪也好,下里巴人也好,都有可能在同一家早餐店笑。

曹移南在签名会上

作为读研究生的曹移南,在日常生活中维持更多的“谨慎”状态,大多数时间呆在图书馆,片断的时间用于写文章,挣零花钱。

“十万+的稿子对我来说有意义,也许是决定本月午餐能否添加鸡腿,”曹移南笑着说。 在被问及是否有更加生活化的照片后,曹移南发送了自己带着奶茶的“美丽的照片”。

“用这个,奶茶男孩。 ’他说

自拍曹移南

武汉是一座教育大城市,截止到2017年武汉有84所高中,在全国50个城市的高中数中排名第二,高质量的教育和创造性一流人才成为该城市前进的“源动力”。

商业平凡的刘能,以兴趣为工作的王雨,以及写鸡腿的曹移南,在流入的人口流动中,应该记录的也许不止这些。 截至2018年底,武汉外来人口(非武汉户口) 224.37万人,常住人口1108.1万人。 差不多每五个人就有一个外国人。 这个城市像涡轮机一样,不断地向自己输送着新鲜的血液。 良好的商业环境、包容的文化氛围和全国第一的高等教育资源依然是最大的向心力。

对许多异乡人来说,这里仍然是追梦的热土。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