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社会_ 面向全球引进100名高端人才,中科院深理工全球招聘今日举行

11月26日,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全球招聘与深港IBT科技论坛在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简称深圳先进院)召开,旨在加强IBT领域人才交流,共同探讨建设国际高水平大学。 论坛吸引了近百名国内外教授,总参加者规模达到300人。

中国科学院深圳理工大学(暂称“中国科学院深工”)是中国科学院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合作,在中国科学院的展望布局和深圳市人民政府的强烈支持下,依靠深圳先进院建设的独立全日制高校,以建设世界一流的“小而精”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继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大学之后,中国科学院在国内 此次论坛是深圳先进院作为建设机构举办的首届中国科学院深度理工全球招聘会。

在论坛上,深圳先进院院长、中科院深工企划主任樊建平在《政民共建世界高水平大学》主题报告中指出,深圳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多年来保持快速增长,已成为全国第一的创新型城市。 中国科学院深圳诞生,继承该城市创新基因,释放科技创新潜力,构建科学教育融合、产教融合、广东港澳合作与国际化、体制机制创新四大工作特色,建立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和“三院一体”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国际化、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据介绍,中国科学院深理工第一批计划向世界引进学院院长、系主任、讲义教授、教授、副教授、助手教授等100名高级人才。 采用国际评价体系,录用人才真的很有才华,不仅“帽子”论,还能适度放松年龄。 为具有世界竞争力的薪酬福利待遇和一流科学教育提供基础。

中科院深工积极探索“政民共建、科教融合”创新体制机制,拓宽以理事会为核心实行法人管理结构的学校运营费用渠道,引进社会资本参与学校运营,形成多经费筹措机制。

面向国家战略和人才需求,结合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国科学院深入理工配置了生物医学工程、合成生物学、脑科学、生物医药、机器人和人工智能、先进电子材料6个研究领域,未来形成以理、工、管等为主要门类的学科体系,构建世界一流的新兴交叉学科和研究平台。

樊建平表示,中科院深理工计划建设光、西丽湖、宝安三个校区,形成两翼、同频率谐振结构。 位于光明科学城的主校区建筑分为三个主题区,学术交流中心作为标志建筑的对外交流区,公共教育中心作为标志建筑的师生教育区,实验中心作为标志建筑的研发区。 同时规划研究中心、图书馆、体育场三个校园空间,校园设计兼顾功能与美学,兼顾学术与人文,自然与建筑相融合,营造舒适的校园环境。

【记者】杜艳

【作者】杜艳

【来源】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