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_ 外媒:法国尼斯举办首届中国传统灯会 展示中国传统文化

根据《欧洲时报》的微信号公众编号“东向西”,当地时间11月29日,法国尼斯市长埃斯特罗西和很多孩子按下了灯按钮,点亮了名为“尼斯,光之湾”( Nice,baie des lumières )的首个尼斯中国传统照明会。

灯会跨越法国圣诞节、新年假期和中国新年、元宵传统节日,展览至2020年2月23日,为法国人民提供欣赏东方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机会,同时也让生活在法国的华侨中国人回忆起童年的记忆,是遥遥亲近的中国传统新年

法国尼斯市长埃斯特罗西和孩子们按了灯钮。 (法国《欧洲时报》/黄冠杰摄影)

尼斯市长埃斯特罗西致辞说,尼斯与中国的合作源远,尼斯与杭州、厦门是友城,尼斯大学与天津大学合作建立了法国青海岸孔子学院,成为尼斯人了解中国的窗口。

埃斯特罗西还指出,尼斯市积极致力于在中国各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上个月召开第四届中法文化论坛,期待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和旅游业,将来接待更多中国游客。 始于2019年的中国灯会,展示了更多的中国文化和非物质遗产,在法律中建立友谊。

据主办方安东万说,尼斯灯会是尼斯市倡导的中法两国公司合作在法国蓝海岸地区首次举办的中国大型传统灯会。 灯会期间,围绕中国的传统文化和故事,游客可以欣赏50组展示中国风景、习俗和神话传说的景观灯展,550多盏灯笼悬挂在公园的深处和各个角落,表现出来自东方的情趣。

秦兵马俑的花灯。 (法国《欧洲时报》/黄冠杰摄影)

据介绍,这些花灯是中国灯会乡自贡的设计作品,经过6个月的制作,漂流了60天后,来自中国的工匠又在尼斯菲尼克斯公园经历了40天的复杂设置过程。 整个灯展消耗了7万平方米丝绸、40吨金属材料和12000支Led灯泡。 所有这些装置都是在严格的安全监督和测试下进行的,主办方关心环保,照明展的作品相关材质,照明展结束后再循环利用,散布在清漆的各个角落装饰城市。

灯光迷倒了许多尼斯家庭。 有的是祖孙三代一起来的,也有的是情侣牵着手游来游去的。 记者看着法国老太太,继续向孙女讲述这些花灯的意思。 大家纷纷在灯光前合影留念。 花灯也吸引了很多中国人。 一位华侨说:“震惊! 有回家的感觉。 ’他说

游客在花灯前看纪念照片。 (法国《欧洲时报》/黄冠杰摄影)

高18米的长城、二龙戏珠(长约50米的巨龙横卧公园湖中)、秦始皇巡视,京剧的颜谱、年年馀韵等花灯演绎了中国历史悠久流逝中的文化传统和典故。 除了五彩缤纷的花灯外,灯会上还展示了文艺表演、民俗遗留、传统美食、职人心文创等特色创造内容,“雀韵之舞”、“糖艺之画”、“川剧变颜”、“冰糖葫芦”、“熊川川川”、“中国功夫”、“功夫茶”演绎等也同样热烈掌声。

中国的花灯是历史悠久、传统的民间技术。 最初以竹子为骨头,以丝线、彩纸为模型,在传统节日中广泛传播开来。 中国灯节和灯会的形成和发展源于节日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东汉时代,兴盛于唐朝,繁荣于宋朝,明朝达到高峰。 花灯近年来已成为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英国伦敦、英国爱丁堡动物园、德国汉堡、法国盖亚克等地举办中国灯会,受当地人和游客欢迎。 (黄冠杰)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