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猫投诉还款平台_ 诉讼缠身、投诉超万条,捷信IPO遇阻

作者:生宝源:节点财经( id :决定idan2018 )

前几天,原定于本月末在香港发售的消费金融公司胜信( Home Credit ),虽然传来了延期IPO日程的消息,但原因还没有说明。 胜信今年7月向香港交付所申请了IPO,比今年上半年最大的IPO申请万宏资源募集额的11亿3千万美元规模还要大。

消费金融业迅速发展,拥有众多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要求上市,作为规模最大的消费金融公司,胜信本有望成为“消费金融第一股”,但现在出现变量究竟是什么原因?

胜信得失

大多数人可能不知道,胜信这位消费金融领导人背后的上司并不是中国人。

1997年,捷克人彼得·凯尔纳开始向捷克、俄罗斯等居民融资。 2004年胜信在北京设立代表处,开始调查中国消费金融市场,2年后在深圳设立总部,开始在国内从事消费贷款业务。

当时,中国的消费金融市场刚刚萌芽。

消费信用最早出现在中国是在80年代初,到90年代为止,主要面向高网、高收入人群发行高级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住房贷款,审查手续严格,消费金融产品有限。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家提出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和投资,扩大内需,央行也要求商业银行向广大城市居民开展消费信用业务。

此后,个人消费信用在商业银行得到广泛发展,贷款品种扩大到辅助学、住宅装修、医疗、旅游、小额融资等。 从2002年开始,大型银行的信用卡中心陆续成立,很多外资银行也进入中国市场,打算在个人信用市场上休息。 胜信进入中国市场,类似于当时外资在信用卡业务中迅速崛起。

( 2008年,我国个人消费融资已超过个人经营性融资,来源: CEIC )

2008年次贷危机向世界蔓延,中国推进了更大规模的刺激计划,开始了消费金融试点。 2010年,胜信成为国内首家被认可的消费金融公司4家,是唯一的纯外资机构,其馀3家(北银、中银和四川锦程)是银行系的消费公司。

有车牌可以护身符,胜信开始在国外广泛普及已经熟练的“店内贷款、分期付款”模式,在各地零售店设置销售点(或POS ),为没有信用记录或信用记录少的消费者(主要是中低收入者)提供购买耐用品的贷款和其他消费金融服务 苏宁、国美、迪信通等都成了胜信的伙伴。

最初的胜信从手机逐步切入,扩展到家电、装修、生活美容、旅游、教育等领域。 早期,胜信与这些商店签订了专门协议,基本上垄断了这些消费渠道的顾客资源。 到目前为止,网上商户合作的模式仍然是胜信集团最核心的业务模式之一。

截止到2017年,胜信总资产规模达到879亿,国内300多个城市设有超过25万的贷款服务基地,客户近5000万,年发行新贷款1057亿,净利润达到14亿,高居24家消费金融公司之首,名副其实的是“消费金融之王”

(部分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经营成绩,见《中国个人融资四十年发展创新报告》)。

胜信的近忧与顾虑

胜信的消费金融产品主要包括销售点贷款、现金贷款和循环贷款。 胜信所有贷款中,只有2%的抵押,大部分资金没有抵押贷款。 这远远超过了业界平均值。

从2016年到2019年上半年,胜信在中国的不良率从4.3%上升到9.6%,3年以上翻了一番。

(资料来源:胜信招股说明书)

胜信不良率高,贷款利率更高,不仅可获得贷款损失,还可获得巨额利益。 胜信说:“产品的价格设定为即使特定批次的风险成本增大也不会招致损失的水平。”

根据胜信招股书,2016年至2018年现金贷款的平均有效利率分别为42%、37%、31%,仅2018年在监督规定的合法范围内。

(资料来源:胜信招股说明书)

但实际上,胜信放“高利贷”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2013年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透露,胜信向大学生发放了年利率超过50%的高利贷。 之后,也有人指责胜信放高利贷。

年初中国审判文书网公开的判决书《胜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深圳捷信信信咨询有限公司等谷某借款契约纠纷一审民事判决书》实用了胜信高利贷。

法院认为,此案中速信的利息、费用、违约金的计入标准之和超过年利率36%,是超过法定利率收取高利率的行为,法院不支持胜信金融的偿还计算方式。

胜信自身也是招聘书,在2017年《关于规范现金贷款业务的通知》出现之前,一些产品征收了超过36%的有效利率,到2018年5月,公司承认将中国市场新的贷款综合年化利率调整到36%以下。

除了高不良率、高利贷之外,胜信受到谴责的另一个问题是暴力催款。

胜信在国内拥有2万名电话代理和当地催款队伍,仅天津总部就有超过6000人,像神农架这样的地方设有访问催款所。 凭借这样巨大的催款队伍,胜信的九成以上贷款超过期限可以在90天内回收。

由于收到超额利率和暴力催款,胜信收到的投诉不胜枚举,在聚集的投诉平台上对胜信的投诉有11755件,黑猫投诉平台上也有超过1100件。 胜信是法院民事诉讼案件的常客,与胜信有关的法律诉讼达到2千件以上,多为借款合同纠纷。

(资料来源:收集投诉的主页)

另外,胜信离职者表示,胜信主要由销售控制,追究也有销售,扣除公司销售的金额超过30天,90天到120天的控制已扣除员工的金额,追不上也没有意义。 如果这个爆炸物是真实的,胜信的谣传几乎表明“形状相似”。

胜信以超高利率掩盖不良率风险,通过高利润的“野蛮”行为,不仅形成恶性循环,还增加了暴雷的可能性,在当前的强烈监管、风险防范环境中,已经接触到监管层忍耐的基础。

实际上,胜信中存在的高利率、高不良率、暴力提拔、非法贷款等是消费金融业整体的普遍问题。

从2017年开始,整个消费业逐渐陷入野蛮增长状态,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以“无担保、早期偿还、低利率”为口号的套利和互惠产品,诱惑了先行消费、任性消费。 很多消费金融供给主体放宽了贷款资格和信用审查,突破了监管层制定的信用限度。

另外,很多金融机构发行的消费贷款没有用于消费,反而用于购买住宅的首付,流入股市、债权市、金市、期待市、银行资产管理、信托计划等。 这不仅导致金融机构不良率的上升,还引起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为了管理行业混乱,银保监会、中央银行等监督人不断紧缩监督,一方面放宽消费金融公司牌照的发行速度,提高行业融资成本,另一方面开展互资专业整顿,停止校园贷款,完善“现金贷款”业务,取得数据、资金来源、资产质量、行业利益、催收方式等消费金融产业链

在经济压力下,消费信用是信用风险较高的地区,包括胜信在内,消费金融市场整体可以确信会暴露出更多的风险。

胜信的新拐点

不可否认的是,尽管消费金融风险事件不断发生,这个市场还处于爆炸期,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在西方,80%以上的成年人可以从银行领取消费贷款,而在中国这个比例不到40%,而且金额很小。 2017年我国消费金融人均剩馀约6.3万元,如果没有住房贷款和汽车贷款,人均剩馀不足2万元。 另外,中国约有4亿5千万成年人没有获得过消费金融。

阿里金服研究院发表的报告显示,中国消费金融行业至少有5年的高速发展期,表内消费金融有可能突破总贷款规模的25%以上。

巨大的市场需求也加剧了行业竞争。

现在胜信的对手不仅包括财力雄厚的传统银行和银行设立的消费金融,还包括微银行、阿里金服、京东金融等网络消费巨头、音乐信、兴趣店等金融科学技术公司。

在市场竞争中突飞猛进,胜信要严格规范业务,调整贷款政策,加强信用风险管理。 消费金融企业控制风险的关键在于制度、技术和人防,如何建立更完整的审核过程,提高内部组织的管理能力,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手段提高控制效果,或者隔离风险高的借款人,必须下功夫。

重要的是,与其他消费金融公司以银行、企业等大股东和债务为主要贷款来源不同,胜信主要依赖信托资金,融资成本原本就很高。 2019年上半年,胜信的平均资金成本上升了7.6%,几乎是同期上海银行间同行1年拆除利率的2倍以上。

另外,胜信分配资金的期间通常在1年以内,对外贷款期间多为1年以上,存在期间不匹配的问题,容易面临资金链中断的风险。

资金能力直接影响行业竞争结构,如何拓展融资渠道,获得更便宜、更稳定的资金来源,对胜信至关重要。 此次胜信要求上市,一个目的是尽快实现二级市场廉价融资,进行资金补血。

另外,目前一些制造业已经迁移到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带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和消费金融业,胜信作为跨国金融集团,深入耕耘了独联体、南亚和东南亚、中东欧等多年,通过一些战略的实施,面向海外中资企业,也将成为一个方向。

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严峻的市场监督下,中国消费金融业正在准备新的资本大潮和合并大潮,过去野蛮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尾声,将来只有运营规范、经营合规、精耕细作、具有核心风控能力的头脑企业才能获得更多的市场机会和竞争优势。

这对胜信来说是一个机会,是一个考验。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