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在民航领域的应用_ 民航局:到2035年底,实现北斗系统民航行业应用“全覆盖、可替代”

民航局计划于2019年12月12日(星期四) 15:00在民航局机构二楼多功能厅举行记者招待会,民航局发言人、相关司局主要负责人介绍了11月民航安全发展情况、2020年民航春运关系安排,解读了《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 中国的网络实况,以下是文本的实录

民航局日前正式发布《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实施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推动北斗系统应用,积极构建以北斗为中心的多星座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NSS )技术应用系统,实现星基定位、 建议推进以导航和时机技术为中心的下一代空中航行系统的建设和运行,按照“从易到难、从手机到桌上、从监控到导航、通用运输”的总体实施途径,促进民航的高质量发展。 北斗系统应用于中国民航的首条系统实施途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中心星座之一。 全面加强北斗系统在民航领域的实践应用,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航空安全系统建设发出重要指示的重要措施,是推进空管体制改革进程的重要措施,是推进北斗系统全球应用的重要环节,是民航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和民航强国建设的重要技术支持 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民航局按照中国民航总体发展战略和规划,按照空中航行服务的需求,立足中国民航导航技术的现状和发展需求,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特别规划》的要求,参照北斗系统的建设和发展规划,按照国际民航组织的相关要求,按照“低

路线图坚持“服务国家战略,全面开放合作”“以人为本,保证安全”“明确目标任务,兼顾稳健创新”三项基本原则,包括国际标准、民航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基础能力建设、飞机运营商北斗运行能力建设、航空运营商空中航行服务能力建设、飞机定位信息共享

路线图表示,中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将以“从易到难,从手机到桌上,从监控到导航,统一推进共同运输”为总体实施途径,逐步实施。 根据实施计划,我国民航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应用实施分三个阶段。

近期目标:到2021年底,基本实现北斗系统共同航空低空区定位和监测应用,完成北斗系统运输飞机跟踪监测和授时典型模型,推动民航行业高质量发展。

中期目标:到2025年底,全面实现北斗系统共同航空定位、导航和监控应用,基本完成北斗星基增强系统运输航空定位导航应用,全面推进北斗系统运输航空导航和监控应用,实现大型无人机混合空域运行的典型场景应用,积极开展“一带”国家民航应用

长期目标: 2035年底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构建了可与GPS等其他星座互动的双频带多星座GNSS技术应用系统,实现了北斗系统民航行业的应用“全权复盖、可替代”,为运输、通用航空和无人驾驶飞机的飞行提供精确、安全可靠的导航服务。 为空中交通提供全空间监测服务,全面提高民航安全水平、空间容量、运行效率和服务能力,为新时期民航强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进一步推进北斗全球民航的应用。

“路线图”明确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和运营管理部门、北斗资源采购主管部门、民航局、工业界、国产商用飞机制造商、航空运营者、机场和管道等方面的职责和分工,积极构建多元主体参与、分工合作、合作协议的体制和机制,为北斗导航系统在民航的实践应用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