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任正非成功经历_ 华为成功有何秘诀?任正非:18万人只对准同一个“城墙口”冲锋

最近,华为总裁任正非全球媒体采访纪要公布,其中任正非阐述了华为成功的原因。 任正非说,一个人专心做一件事一定会成功。 当然,我专心于通讯。 专心于养猪怎么样?我专心于磨可能是养猪冠军的豆腐吗?我也可能是豆腐之王。 很遗憾,我专心于通信。 通信这个行业很辛苦,门槛太高了。 爱立信CEO曾经问过我“中国在这么差的条件下,为什么要走这么高的产业”。 我说:“我不知道这个产业的门槛很高,所以进来了。 进来之后,我退不了了。 退下的钱一分钱也没有了。 两万日元以上的钱没有了。 退却的只有乞丐”。 所以我们勇敢地继续前进,一步一步地前进。

我们知道没有那么大的力量,缩小力量,缩小狭窄的点,向中间进攻,一点点进攻就会成功,积累起来,认为这种针尖式的压力原则是有效的,我们把焦点放在了这张嘴上。 近30年来,我们从数百人、数千人、数万人到18万人,面向同一个“城墙之口”冲突,冲突信息传播领域,并且对这个“城墙之口”的年投资量在150亿美元到200亿美元左右。 在科学研究投资方面,我们位居世界前五,着眼于这项投资,我们取得了成功。

为什么我们成功了呢? 其他公司难以成功吗上市公司要看财务报表,不要投资过多,利润减少,股票下跌。 我们为理想而奋斗,只要把肥料放在土地里,土地就会变得肥沃,最终知道土地是我们的。 为什么今天分肥? 所以,我们投资,而且投资的强度比别人大,就会引领别人成功。 从这一点来看,我们与上市公司区别开来,如果我们不上市的话,就不会因财务报表的变动而担心。 如果我们是上市公司,今天的国际社会对我们的舆论起风波,股票哗啦哗啦下跌。 今天,我们没有任何感觉,继续前进。 华为连续几十年只做了一件事,认为这件事成功了。

最近,任正频繁接受媒体采访,以让世界了解华为为目的。 曾经,在国内企业家中,没有接受媒体的采访,没有上电视,没有上市,很有名。 任正非解释说,华为不是上市公司,没有义务满足外部的好奇心。 华为到今天为止,超越了西方的大型企业,成为家具竞争力的国际公司,是因为华为总是“制定计划,以遥远为目标”,以10年为目标,计划公司的未来,不和其他行业一起,总是被资本市场的短期变动所吸引。 正如自己所说,资本是最没有温度的动物,也是最没有耐心的魔兽。

都有着名的城墙突破理论。 很久以前,我们不论是电视剧还是真正的战争,在攻击城堡的时候,一群蜜蜂突击,兵力横放。 但是,一位开国元帅率领军队攻击了城市,兵力却违背了那条道路,纵容了所有兵力。 集中兵力稍稍突破,之后不断伸展,向外扩展。 这种战术,都得到了很高的评价和要领,在企业内也得到了很大推广。

任正非,华为还需要坚持学问,在过去30年,我们从数十人向“城墙口”冲锋,数百人、数千人、数万人至18万人,都向同一个“城墙口”冲锋,攻击这个“城墙口”的“子弹”每年从150亿美元至200万美元 世界上的上市公司必须敢于像我们一样投入同样的“城墙之口”,相信我们能够领先业界。 我们的研究所已经以单分突破,领导世界。 继续单点突破,同方向更突破,横向拉。 今后三五年,我们有信心保持竞争力。

现在华为已成为世界着名的科技公司。 最近《财富》杂志在2019年发表了世界500位的排行榜。 在这次的名单中,蚂蚁排在182位,联想排在212位,腾讯排在237位。 这三家公司是我国着名的科技公司,更令人震惊的是华为再次进入前100名,排在第61位。 2010年,华为首次被选为世界500强,华为的名次是第397位。 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从300名以上到200名以上,再到100名以上,然后是83名,72名,今天的61名。

7月30日,华为在深圳召开上半年业绩发表会,公布公司业绩数据。 半年报报道,华为上半年实现收益4013亿元,同比增长23.2%,纯利润率为8.7%,较2018年略高。 据半年报道,华为上半年智能手机的发货量(包括荣耀)达到了1亿18千万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4%,平板电脑、PC、可穿戴设备的发货量也在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华为计划在2019年研发投入1200亿元。 华为2018年的研究开发费用达到了1015亿。

30年来,华为从未做过一寸房地产,因为在信息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方面的厚着薄薄,华为与世界通信行业的地位有所区别。 智能屏幕、Mate 20 X 5G版、鸿蒙系统可以说是华为的5G方面的布局深广。 罗马的城市不是一天建成的。 这首先来自巨大的研发投资,上海MWC期间,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昆说,华为在5G方面投入最快,投入规模大,投入范围广,累计投资额达到40亿美元。 霸复盖材料、芯片、重要算法、散热技术、多方面。

8月23日,华为在深圳总部发布了最新的AI处理器“上升910”,同时发布了全场景AI计算框架MindSpore。 发布会后,华氏接受了首席战略设计者党文栓的采访,谈到这次芯片开发面临很多挑战,除芯片本身的复杂外,其业务面积广泛,需要在云中提供云服务等合作。 另外,仅仅10个月的开发期对开发者来说非常紧迫。 “华为的研究开发团队擅长强硬的战斗,可以说善于大战”。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