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云服务客户_ 华为云发布多款云服务,IoT、混合云等解决方案再升级

钛媒体快报/ 9月19日新闻:

2019华为全联大会在上海举行。 华为云CTO张宇昕在会议上发表演讲,系统地阐述了华为云多元新结构。

华为云在政府、互联网、汽车、金融、基因等10多个行业实现了突破。 迄今为止,华为云已经在线提供了180个云服务和HCSO、HPC、物联网、游戏、金融等180个解决方案。 标准项目为500个。

新一代基础设施的三大特点:多元、快速、边缘协作

根据统计,到2025年,全球网络设备将达到1000亿,90%的计算和92%的数据将被放置在云数据中心中,从而将更多种应用聚合到云中,从而生成更多种计算能力。 与此同时,人类进入万物相连的智能时代,AI带来了大量的智能应用,在5G技术的宽带宽、低延迟下产生了“视频化万物”。 Cloud2.0时代,大型企业为了应对业务的实时性和安全性,逐渐将业务扩展到极限,中小企业追求更加一站式的服务和协作能力。 的确,云AI 5G IoT技术的融合给各行业带来了新的分裂。

这些裂变带来了更多的应用诉求,需要更多的计算力支持,促进了云基础设施的世代交替。 张宇昕表示,下一代云基础设施只具有以下三个能力特点,就能更好地应对新的核分裂带来的多样化应用诉求

第一,多元性

包括计算能力多样、粒度多样、多维加速、多级调度4个维度。 不同的计算能力可通过将本质上基于X86的集中计算能力分解为不同的体系结构、将不同的应用负载乘以适当的计算能力来实现不同的计算,以不同的粒度提供不同粒度的封装计算能力并提供不同形式的计算体系结构以实现成本降低和效率提高 通过多维加速、硬件和软件协同体系结构系统实现计算能力零损失的多维加速,从而释放最终性能,包括云容器/ECS/BMS在内。 根据客户的多种应用方案,为云提供多级平台,以实现三级计算能力的灵活安排:端到端-边到云。

华为云基于自研的“华为鲶鹏处理器”和“上升处理器”,提供全栈华为鲶鹏云服务和上升云服务,成为新时期企业创新的最佳计算力选择,提供多元化云服务,加快智能世界。

第二,速度:

“丰富计算能力的高效处理速度”是用户对云基础架构的永恒追求。 华为云新硬件和软件体系结构系统、一系列鲶鹏运算能力云服务、全堆栈存储技术、低延迟、易于连接、广泛的专有网络能力、 基于下一代云原生设计的多模型多协议分布式数据库TaurusDB和GeminiDB以及下一代全场景智能数据湖为用户提供了快速的运算能力、存储、网络和数据库服务,帮助用户灵活创新

第三,端、边和云合作:

据华为GIV报道,2025年全球连接的设备数量达到1000亿,云、AI、5G、IoT的融合应用形成了万物感觉、万物相互连接、万物智能的世界。 作为数据处理中心的云,越来越面临压力。 此时,产生边缘计算,大幅减轻了云的压力,能够更迅速地应对客户机,对于提高用户体验具有重要的意义。

华为云智能边缘服务2.0以传统性能为基础,全面提高了全场面、开放能力、协同体系结构和灵活部署四大能力,帮助用户更富馀地应对新时代的业务变革。

推出云服务,包括IoT、协作、一站式DevOps平台和新的混合云解决方案

同时,华为云推出包括IoT、合作和新型混合云解决方案在内的云服务,并同时推出

华为云ROMA生态规划”,构建云生态

的双曲馀弦值。

所有堆栈OceanConnect IoT服务:

5G智能时代,华为IoT战略升级加大力度,成为万物联系的使者和AIoT时代客户的优先。 华为云开放了多年积累的物联网连接能力,以云服务的方式,推出16种边缘-管-云全栈OceanConnect IoT服务,构建终极体验全栈全场景网络云服务,集中产业生态

所有堆栈OceanConnect IoT服务

企业自己的智能工作区web链接:

四大联合与安全、智能、开放三大优势,帮助企业实现无国界合作。

新一代全生命周期应用程序服务平台:

一站式全过程安全可靠的DevOps平台——华为云DevCloud,华为集30年的研发实践、尖端研发理念、先进研发工具于一体,应用重复周期从过去的几个月到一天重复多次。

华为云Stack混合云解决方案8.0 :华为云HCS8.0跨越“混合管理”进入“业务混合”阶段

IaaS、PaaS提供了一系列的统一布局,实现了多云协作,具有无缝同步、多场景协调、多种计算能力、双核IT、流畅迁移等特点,加快了用户体验,拥有下一代混合云。

华为云Stack混合云解决方案8.0

华为云ROMA生态规划:

为了打破时空差距,有效解决企业能力建设和开放问题,在峰会期间,华为云发布了“ROMA生态规划”,解决了难以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展业务、难以整合业务、难以再利用能力等问题,促进了客户数字化、智能转型 同时,通过联系能力,帮助合作伙伴快速、简单、高效地构建和管理应用程序,与合作伙伴共赢。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