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生活是党支部_ 他曾隐姓埋名参与新中国第一颗导弹发射,90岁的高龄至今不落一次党课

长江日报-长江网于12月9日,保家卫前往朝鲜战场,参与新中国导弹的开发,隐姓埋名地告知几年没有和家人取得联系的退休也守初心,90岁的老年人从未失去党组织生活,他是东西湖区长青街90岁的老党员兰正元。 6日,长青街华星社区党支部成员来到老年人中,拜访他,发送以“不忘初心,不忘使命”为主题的教育党科时,这位老党员的传奇经验被别人所知。

经历了子弹雨后,他提交了入党申请书

时隔数十年,兰正元在朝鲜战场上和战友一起拍照。 照片中,两个穿军服的年轻面孔,英气勃勃。

1952年,23岁的兰正元从家乡咸宁的高中被选为湖北军区参加文化学校的学习,9个月后被五十四军警队任命为文化教员。 年末,他应党和国家“抗美援朝、保家卫”的呼吁,于1953年7月前往朝鲜战场,直到战争结束。

当时,部队的很多士兵不会读书写字,军队警卫队的营地文化教员兰正元不仅要向战友们传达最新的政策和指令,还要负责部队的文化宣传。 兰正元说:“自己不在战争的最前线,但是看到很多战友在前线牺牲,大量的物资被破坏,气候条件极其恶劣,支撑着大家战斗的是保卫祖国的热血。

当时,奔赴战场的士兵们秘密出发,无法与家人取得联系。 兰正元先生认为,老家的父母、三个哥哥、妻子和刚出生的女儿,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自己已经阵亡了。

回国后,兰正元被部队派遣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学学院装甲部队学习了5年。 在校期间,他申请入党,但据他所说入党是信仰,只是入党不能为党,为国家,为人民奋斗。

(图为兰正元老人(左))

隐姓埋名,参加新中国首次导弹发射

1959年,兰正元从学校毕业后,被派往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担任地对空导弹发射实验部、地面设备处理技术员课长。

老人记得,当时酒泉是曼戈比沙漠,最辛苦的是工程兵,后续部队到达时,他们建设了发射中心、技术阵地、检测阵地等,他的工作负责设备的管理和导弹燃料的运输。

兰正元说每次导弹试射,他都要给导弹补充燃料。 这些物资都是挥发性材料,有危险性,他和战友们每次操作都很小心。

参加的是绝密的工作,兰正元再次和家人失去联系,在西北戈壁沙漠隐姓埋名专心开发导弹。 没有考试时,他在科研院所和导弹厂学习导弹知识。 兰正元告诉记者,自己家庭条件差,高中读三个哥哥辛苦赚钱,有机会学习很难,应该更加珍惜,为新中国的防卫事业做出贡献。

由于经验丰富,之后在山西太原卫星发射基地建设的时候,兰正元被调到太原工作,一直工作到转行。 1979年,已经50岁的兰正元转行武汉,在武汉内燃机厂担任技术厂长,3年后退休。

华星社区介绍记者:兰正元于2000年入住华星社区,多年来,老人从未放弃党组织生活,积极参加每月党支部活动,唯一“送校”访问,也是老人身体不适的原因。

“兰老的事迹震撼人心,他人生不平凡的经历,其实能成为我们主题教育期间生动的“榜样””长青街党工委有关负责人说。 (记者蔡欣星通讯员胡娟韦积珍)

【编辑:刘益谦】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