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最大的眼镜店在哪里_ 三次验光得三组数据,8岁男孩假性近视却差点“弄假成真”

父母对孩子的态度有时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今年8岁的武汉少年洋洋,暑假ipad太多,快入学时视力突然模糊,什么也看不清楚。 父亲李先生觉得孩子可能近视了,就把孩子带到家门口的眼镜店检查。 但是,小李性格谨慎,离孩子上学还有时间,所以戴眼镜不怎么着急。 小李计划一周带孩子检查一次,减少孩子的眼睛次数,看度数是否会变化。

检查开始后,李先生没收了孩子的ipad,催促孩子每天按时睡觉,把枸杞菊花茶浸泡给孩子喝。 他本来就想好好调整好几个星期,让孩子的近视度下降25度就好了。 但他从来没有想到三次检光的数据差别如此之大!

第一次验光时,洋洋左眼视力正常,右眼近视为425度第二次验光时,洋洋左眼仍视力正常,右眼近视为400度,下降了25度,但等到第三次验光,洋洋右眼近视度竟然下降了250度? 有什么疑惑的李先生问店员,店员说是因为孩子小,眼睛的睫毛肌调节机能好。 一般只要参考最小值给孩子戴上镜子就可以。

但是,李先生说:“在第三次检查中,度数下降了200度。 无论是第四次检查还是第五次检查,测量的度数都不一样。 由于孩子视力健康,他特意带孩子到当地专业眼科医院就诊。 在医生的指导下,洋洋不是先检查,而是先滴散瞳药再检查。 验光的数据也盯着李先生说:“洋洋两眼视力正常! ’说。 视力模糊,什么也看不见,其实是因为眼睛疲劳,也就是假性近视。

那么,为什么孩子会分开眼睛进行检查,得到的数据是真实的呢?眼科医生认为,这是因为孩子的眼睛的睫毛肌非常活跃,每次检眼所测定的近视度自不必说,每次眨眼都有可能得到不同的检眼值。 为了避免这样的误差,使用散瞳药物,如果不放松孩子的睫毛肌,就不能得到客观真实的数据。

所以,孩子测试近视度,不通过散瞳的检光是痴汉!

遗憾的是,很多父母不知道那个。 主编随机询问了周围的监护人,大约一半的人不知道有散瞳。 正因为眼镜店的店员了解这个原理,所以建议小李参考最小值给孩子戴眼镜。 李先生不是那么认真,直接给孩子戴镜子的话,“伪装”的可能性很高,洋洋真的近视了。 一开始就被测定为近视,每年从100度到200度的急剧增加,有的孩子很可能把眼镜弄错了。 由于配镜不良的原因,近视度急剧加深。

所以重新提醒父母们,12岁以下的孩子如果想戴眼镜,一定要在专科医院检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