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生活管理_ 最全:高血压生活管理指南!赶紧收藏~

在许多高血压患者中,患者对自己病情的认知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相当低,面对高血压病这一无言的杀手,必须改变一些患者的错误观念,纠正认识上的错误区域,采取规范策略预防高血压病的危害。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杜志刚主任医师为广大医师和患者准备了《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指南》,详细阐述了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

高血压病的危害

高血压并发症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的特点。 这些并非危言耸听,只是希望广泛的高血压病患者正视疾病,重视疾病,行动战胜疾病。

2

这是错字

对于高血压,以下是患者常见的识别错误区,是需要纠正的错误识别和行为。

×预防高血压是个人问题

×高血压诊断的概念不明确

×用感觉药根据症状来估计血压

×不早点吃药

×降压治疗,血压正常后停药

×单凭药物无视生活方式的改善

只吃药不见效果

×自己买药服用

×输液治疗高血压

×血压越快下降越低越好

×过度关注血压值和精神紧张

×在家测量的血压不正确

3

这些不良因素导致高血压病

(一)高钠、低钾饮食;

高钠、低钾饮食是我国高血压患者发病的最主要危险因素,钠盐(氯化钠)与血压水平和高血压患病率呈正相关,钾盐摄入量与血压水平呈负相关。 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均盐摄入量为12-15 g/日以上,钾摄入量为1.89 g,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4.7克。

(2)超重和肥胖

据统计,超重者的比例达到25%-30%。 体重指数( BMI )与血压水平呈正相关,BMI ̄24 kg/m 2的人引起高血压的风险是体重正常者的3~4倍,腰部男性 ̄≥90 cm或女性 ̄≥85 cm,引起高血压的风险是腰部正常者的4倍以上。

(3)饮酒

过量饮酒是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患病率随着饮酒量的增加而上升。 饮酒降压治疗效果降低,饮酒过量会诱发急性脑出血和心肌梗塞的发作。

(4)紧张

长期从事高度精神紧张工作的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在增加。

(5)缺乏体力活动

适量运动可缓解交感神经紧张,增加血管扩张物质,改善内皮扩张功能,促进糖脂代谢,预防控制高血压。

(六)其他事项

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也是高血压发生的危险因素。

4

高血压的生活方式管理

高血压病的治疗,血压控制第一,早期降压快速获利,长期降压长期获利。 除了药物降压治疗外,治疗还包括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即消除不利于身体和心理健康的行为和习惯。 不仅可以预防和延迟高血压的发生,还可以降低血压,提高降压药物的疗效,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一)合理饮食;

①减少钠盐的摄取。 高血压饮食疗法最重要的关键是减盐。 钠盐的高血压和高血压发病风险明显,钾盐可以对抗钠盐的高血压上升作用。 中国各地居民钠盐摄入量明显超过当前世界卫生组织每日6克以下的推荐。

②限制总热量,特别是油脂的种类和摄取量。 减少动物食品和动物油的摄取,减少反式脂肪酸的摄取(主要原因包括人造黄油),适量选择橄榄油。

③关注脂肪在全身的分布状况(体型)。

减轻体重有利于治疗高血压,可以明显降低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每减轻1公斤体重可以降低收缩压4 mmHg。

减肥应逐步推进,通常每周减重0.5~1.0 kg,6个月至1年内减重5%~10%为好。 之所以不提倡快速减重,是因为一个容易反弹,二个摄取的卡路里过低会损害健康,特别是控制饮食会引起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等副作用。

(三)禁烟限制酒;

抽烟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疗效下降、剂量增加、长期吸烟高血压患者、长期预后差、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者达140万人。

长期过量饮酒是发生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饮酒能抵抗药物的降压作用,难以控制血压戒酒后,除降低血压外,患者对药物治疗的效果也大大改善。

必须喝酒的时候,要尽量减慢速度,避免“干杯”和“一口吹”,喝酒伴随饮食,放松酒精的吸收速度,减轻酒精对胃的刺激,不要喝烈性酒。

(4)适量运动

运动方式包括有氧运动、力量练习、柔性练习、综合功能练习。

有氧运动是高血压患者最基本的健身方式,最常见的运动形式是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秧歌舞、广播体操、有氧运动、登山、爬楼梯。 建议每周至少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你最好每天坚持运动。 步行速度:每分钟120步左右,运动中心率等于170-年龄。

力量练习建议高血压患者每周进行2~3次力量练习,2次练习间隔48小时以上,生活中的推、拉、提、提、推等动作是力量练习的方式。

柔性练习能改善关节活动度,提高人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防止跌倒。

综合功能练习有太极、瑜伽、太极垒球、乒乓球、羽毛球等。

生活中的体力活动适度增加生活中的体力活动有助于控制高血压空气和促进健康。 高血压患者可以适当进行家务、步行购物等活动,每天活动的步行总数可达近10000步。

运动适当时间:高血压患者清晨血压处于非常高的水平,清晨也是心血管事件的多发时间,因此最好在下午或傍晚进行运动。

(5)心理平衡,心情舒畅

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是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方面,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培养个人健康的社会心理状态,纠正和治疗病态心理。

预防和缓解心理压力的主要途径:

避免消极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

正确对待自己和个人,是很好地处理家庭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增强抵抗心理压力,培养应对压力的能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心理调整方法,积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是减轻精神压力的科学方法。

回避和干预心理危机。

5

高血压病患者必须注意

注意排便

暂时停止呼吸的运动应尽量避免,它能使血压瞬间急剧上升

急剧的温度变化会引起血压的急剧变动,冷天不要使用冷水,尽量不要使用温水入浴前后或入浴时的环境和水温的差异太大。 不那样的话血压会有很大的变动。

6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1)建立健全的“家庭医生”队伍是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保证

(2)高血压患者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参加自我管理团队,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学习

(3)家庭保健员:掌握疾病知识的家庭成员

(4)重视中青年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7

重视家庭血压测量

(1)对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家庭血压测定,建议了解自己血压水平的“白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也可以区别开来

(2)为保护建议使用经国际标准认证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的环境,必须逐步淘汰汞血压计

(3)初诊或血压不符合标准、血压不稳定的患者,早晚分别测定1次,每次测定3次连续测定7天,将6天后的血压平均值作为决定治疗的参考。 血压符合标准,稳定患者每周1天,早晚各测1次。

选择最佳测定时间是正确了解患者病情的必要条件。 生活中人体的血压随时间变化,应每天在6~9点和17~20点两个血压高峰时段测量一次,每次测量三次,测量完毕后等待2分钟后再测量,取平均值。 服用降压药治疗的患者将血压降低到140/90 mmHg以下,病情稳定时,一般每周选择1天,在吃早药前、吃药后3小时至4小时,晚睡前分别测量3次血压即可。

以上高血压患者的生活注意事项都齐全了吗?好的生活习惯要持续几十年,如一天,利益也要持续很长时间,不要松懈,要继续下去!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