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分为重点工作_ 业绩会实录|中集天达:空港业务仍为重点 自动化和消防前景看好

据智通财经APP报道,8月30日,中集天达控股株式会社00445 )在香港召开中期业绩发表会。

会议上,公司首席执行官助理和战略发展部总经理黎柱峰表示,从收入区域分析来看,上半年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是中国市场,海外收入较少。 但是,从全年的角度来看,下半年海外收入的增长幅度将增大,全年国内和海外市场将保持平衡。

中集天达是中集集团旗下的附属企业,立足机场设备和自动停车系统、消防和救援装备和自动物流系统三大业务。 其中,在机场装备业务中,集团是世界综合竞争力最强的机场服务核心装备供应商,搭乘桥产品遍及70多个国家的300个机场。

公告显示,上半年中集天达收入15.83亿元,同比增长59.7%,总利润为3.18亿元,比上年增长67.8%,股东占溢利为8799.8万元,比上年增长50.6%。 每股基本利润为0.61分,无红利。

以下是智通财经APP整理的业绩会问答的实录

问:未来公司的收入和净利润还维持着45 %的快速增长吗? 第二个问题是,未来是否有收购计划。第三个问题是未来业务的重点还是机场业务?

a :追求高速且长期的成长是我们的业务主线。 在一般情况下,增长应该随着自己的业务增长和收购时间而变化,但我们相信应该继续维持更快的增长水平。 根据目前的战略安排,在我们可以预见的今年和明年,尽管未达到50%以上,但仍然有较好的增长。

第二个问题,我们始终坚持扩展自己的业务。 例如消防车要实现世界第一,必须实现区域垄断。 这往往是通过收购和扩大业务来实现的。 目前公司正在布局其他收购。 如果有正确的信息,我们会向有关机构发表。

机场业务一定是我们最重要的业务。 我们将继续做很多工作,确保地位和收益力。 比如,我们在机场开拓更多的产品,随着统一的共同销售生产更多的产品。 此外,还要开发许多新技术。 例如,没有驾驶登机桥的人,相信技术的发展会给公司带来好的成长。

另外,整个互联网管理系统,例如搭乘桥上的飞机空调指导系统、其操作状态、维护状态、搭乘桥向航空公司的服务结算,都是通过自动化系统进行管理的。 以前是有线网络,现在是智能网络,机场的所有管理员都可以通过手机了解所有设备。 这些技术既是我们搭乘桥的延长,又是独立的业务,这使得竞争力越来越强,为客户提供的服务越来越广泛,当然财务表现也有利。

问:公司的自动物流业务有什么最新进展,预计行业需求会有多大?

答:从整个财务表现来看,规模大幅增加了30多个,但利润却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 产生相对损失,首先是订单的原因。 因为我们的业务大部分都在美国,所以在美国的项目时间比其他国家要长。 关闭项目时如果自身利益低,对财务的不良表现就会在现阶段不断出现。 其次是管理不善的理由。 但是,18年代替新加坡的社长,美国的管理体系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变化之后,形势好转,我们下半年整体利润完全逆转,销售和利润可望同期上升。

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中国,业界的需求都在急速增长。 在中国的自动化已经遍布各行各业,自动化既能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又能减轻劳动强度,改善劳动环境,因此需求旺盛。 现在,我们关注熟悉的行业,随着品牌的提升,关注大项目,在这里获得更多的利润,使业务整体健康成长。

问:公司的自动停车场什么时候能大量生产?

a :实际上停车场业务一直在正常发展,但是还没有找到好的商业模式。 因为我们的客户很多,所以他们对价格很敏感,但是我们自己很重视技术开发,特别不擅长低成本。 但是,我们要控制这项业务不会出现赤字,要持续维持优秀的团队。

2017年,我们预测了市场的新变化,与公司的特点进行了比较,找到了商业方向。 其中之一就是公共汽车。 全世界政府提倡公共交通,也提倡新能源巴士。 中国主要是电动巴士,因为有充电问题,我们开发了这种技术,乘车时可以自动充电。 智能充电还可以通过峰值功耗降低成本。

这种投资也取得了成果。 30日下午3点,我们中标了第一个项目,后面有更大的项目,共有四个项目,三个是小点的首尾站,另一个是综合站,我们希望能中标。 公共汽车和普通工程的区别在于,客户是政府,我们擅长与政府合作,机场和消防车都是政府。

我们擅长做这样的业务,不断提高技术的研发和效果,能更好地满足政府在竞争中的高要求,而不是低价。 我们想在这里找到新的道路和利益增长。

问: 7月份,公司出资和中集其他几家子公司设立了中集安防,公司业务表现出来的时候可能还不到公司消防业务现在的占有率的10%,未来这部分的占有率的预测或者业务成长的预测是多少呢

答:安防业务遵从政府政策,过去两年政府的消防政策发生了很大变化。 2017年,消防建立了新的标准,整个消防站的建设,从过去的大站开始管理广阔的区域,小的网络管理,即2公里的范围,5分钟内一定能到达。 这个标准是使网络化微细化。 这要求城市建设多个车站,给我们消防业务模块化带来了巨大机遇。

合资公司已于8月注册完毕,业务已经开始,目前公司已经收到数千万份订单,许多项目已经完成。 但是,由于公司设立滞后,不能反映在上半年的年报上。 我相信下半年会出现。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