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性强专业_ 缺乏专业性的“好心”会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文物“修缮式破坏”该停止了!

▲四川安岳县峰门寺石刻图像修复前后的比较,图像来自微博@许鑫NixUx

日前,山西省忻州弘佛寺修复前后的对比图在网上传开。 照片中的建筑物修复后现在是非法的,看不到和修复前的相似性。

修理文物的意图是使历史文化持续下去,但由于操作失误而导致保护崩溃的情况不断发生。 例如“南宋大佛化妆”“最美丽的野长城被涂在水泥地上”等,业界很痛苦。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文化资源,是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实物证明,其存在就是其价值。 真实性受损,是不可挽回的损失! 昨天召开的全国首届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成立大会上,专家呼吁尽快制定文物修缮行业标准,对员工进行系统的专业培训,不要再次发生修缮式破坏。

说到文物被破坏,很多人都会想到四川安岳县峰门寺南宋大佛被“美颜”的例子。 原本朴素的佛像被“厚妆艳艳艳艳艳艳艳艳艳艳艳艳”后,人们不得不珍惜这些文化遗产。

在文物修缮保护过程中,“亲切”常常缺乏专业性,因此工作和愿望不同。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防止大雨造成的破坏,位于辽宁绥中,拥有700年历史的“最美丽的野长城”被“保护层”——水泥复盖,历史感不会消失。

▲“最美丽的长城”涂平,图片来自微博

文物保护专家李孔三表示,文物维修专业性强,只有外观上的巨大变化引人注目。 实际上,乍一看很难注意到的修缮情况也很多。 他以上海常见的玉石墙面施工技术为例,标准操作方法是先在墙面上涂上水泥石灰砂浆,水泥不干时将玉石抛到墙面上,使两者有机结合。 目前有些施工人员直接用胶水将玉石粘在墙上,污染环境,不符合文物建筑的施工标准。

众所周知,文物修复应该“修复旧物”,按照“最小干扰原则”,什么样的修复式破坏案例会不断出现? 其背景是文化遗产的家庭扩大,修理要求高涨,与员工不足相矛盾。

“近二十年来,人们对历史文化遗留重要性的认识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吕永毅叹息道。 一个巨大的变化是文化遗产在数量上显着增加,类型上越来越丰富。 例如,2001年,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机构有1268家,目前这个数字已经增加到5058家。

▲前几天发表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机构中,上海有12处入选,上海科学会堂、中国共产党代表团上海事务所的遗址、四行仓库的抗战遗址都在其中

与此同时,文化遗产的内涵和外延也在扩大,以上海为例,不仅将50多年的建筑物全部纳入保护视野,还对文物周边的环境、文化生态进行了整体保护。 目前全市有3437处不可移动的文物,另有1处国家历史文化街区、11处中国历史文化名町、2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3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卢永毅直言:“文物保护这一事业,不仅要意识到其重要性,还需要专业的支持。” 实际上,随着文化遗产数量的增加,相关的修缮任务也增加了。 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提出了岁修制度,每年有计划地完善文化遗产,防止发生大的安全危险,防患于未然。 这需要足够的专业能力,但是在全国范围内保护工程存在人手不足的问题。

上海也不例外,迄今为止,全市共有文物保护工程资格部门91家,其中工程部门41家。 “十三五”以来,上海维修或维护的各级文物保护机构达100多个,包括外滩建筑群(中山东一路15号、北京东路2号)、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上海宋庆龄旧址、龙华革命烈士纪念地、松江唐经栋、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机关旧址、沉香阁、蔡元培旧址、真如寺正堂、中国共产党中央上海局部机关旧址、多伦路250号住宅等 除负责市文物保护工程外,上海还积极服务长三角至全国,缺乏专业人手。

经过近年来的保护性修缮,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今年1月再次对外开放

缺乏统一的施工标准也是文物保护工程面临的一大难题。 行业专家冯蕾告诉记者,修理技术多以传统方式传承,口传心教授为主,没有统一的教材,师傅带来的弟子们,采用的修理方法不同,业务训练和行业标准的制定迫在眉睫。

这就是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成立之初。 国内首次聘请郑时龄、伍江、唐玉恩、常青、吕永毅、雪理勇、陈洋、沈三新、曹嘉明、俞斯佳等10名行业权威为学术顾问,全面管理文物修缮方案、施工措施等。 据会长王利雄介绍,该协会开展各种学术交流、学术沙龙、论坛等活动,整理出版不断提高整个行业社会影响力的工程实践,提高行业学术研究水平。 同时保护行业出工,扩大上海文物保护工程行业领域的辐射力、影响力,积极推进文物保护工程领域的长三角一体化和东西交流。

“文物保护工程行业的发展,是文化遗产安全的重要保障。”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宋新潮说,希望上海市文物保护工程行业协会在全国文物保护工程领域发挥模范作用。

作者:李婷

编辑:贾斯汀

责任编辑:王磊

*文汇垄断原稿,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