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证券投资基金股票_ 实力公募的“新征程”

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资料照片

史博:“要研究行业发展趋势,研究宏观政策、宏观形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研究各行业内部结构的变化,研究上市公司能否保持竞争优势和优势。 只有共同的理念,才能带领团队搞好工作”。

将新中国成立70年比作历史性的长河,现在市场上的100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就像长河中的珍珠。

作为国内最早设立的公募基金之一,南方基金不仅见证了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历史,增长也与市场密切相关,同时也是长期价值投资的实践者,在国内资本市场逐渐走向国际化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受价值投资体系、组合投资理论、传统投资学教科书的典范影响,南方基金副总裁、最高投资官史博的成长路径从价值投资开始,在公募基金投资过程中不断吸收成长力量。 最近,史博接受了《国际金融报》记者的采访,谈到“公开募集基金的设立是重大的标志。”

1

给业主带来丰厚的回报

1998年3月,国内首个封闭基金——基金的开元诞生,其背后的管理者是国内首个公开募集基金之一——南方基金。

此后,同为首次公开募集基金的华夏、华安、博时基金等陆续成立。 2001年9月,在国内交通银行的一个网站门庭若市,首次购买开放式基金的投资者不断增加,这表明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正式进入了新的阶段。

当时,科班出身的史博对公开招募这个新生业产生了兴趣。 经过三年的努力,他成为国内第一名注册基金分析师。

“当时,很多人还不知道基金是什么,只要一个产品就能够知道一年的投资家”历史博士回忆道,工作持续了20多年。

21年来,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迅速。 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7月底,募集基金总数已突破6000头,募集资产总规模达到13.72兆元。

仅从客观数据统计来看,与美国共同基金相比,中国的公募基金起步较晚,但经历了20多年风雨后,其规模和数量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在相关监管机构和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的背景下,公募基金已经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投资理念,对中国资本市场的影响很深。

“1998年公募基金成立是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的重大转变”,史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说,今年是资本市场的重大拐点,与传统a股市场散户投资者的最大差异是,早期各公募基金公司非常重视上市公司、行业和宏观层面的研究,以此作为对投资的指导和支持。

史博说,公募基金的研究实际上是一项隐性的研究,对外体现了基金整体的业绩。 与证券公司不同的是,证券公司对外发表报告,对外有较高市场声音的是卖方的研究,卖方的研究具有优越性,一定要让市场听到声音,扩大影响力,公募基金的研究就是买方的研究。

2018年2月,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的《公开募集基金20年特集报告》显示,近19年股票型基金的年收益率为16.18%,比同期上证综合指数平均上升幅度高出8.5个百分点,约为上证综合指数1倍的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年收益率为7.64%,比现行3年银行的定期存款基准利率高出4 %

“总的来说,公募基金给投资者带来了相当长的收益,与研究支持密切相关”史博说,公募基金的研究主要是内部投资支持,最终出现在投资结果中。 从年化收益率的指标来看,二十多年来公募基金整体的投资业绩非常优秀。

将公募基金与海外投资机构进行比较,史博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前者的本土优势非常显着,从顾客的角度来看,资产越分散,收益变动越平滑,能够实现长期稳定的价值收益。 根据顾客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国内公开招募的股票选择能力也许还有进步的馀地,但能够发挥大规模的资产配置能力。 世界一些重要市场核心产品是被动产品,必须积极投资,被动资产配置也能创造价值。

2

与时俱进

1998年3月6日,南方基金成立,成为我国“新基金时代”的起点。 当时公司的发起人有南方证券(控股60% )、厦门国际信托(控股20% )和广西信托(控股20% )三家。

上世纪90年代末期,对于中国证券市场来说,这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也是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时期。 当时,成立了国家、南方、华夏、华安、博时、鹏华、嘉实、长盛、大成、富国基金共十家,统称为“老十家”。

南方基金到头了。 1998年3月27日,南方基金通过深交所网络发行方式,公开招募中国首个设立规范运营的证券投资基金,规模限额为20亿元,在线预约倍率超过42倍。

此后,南方基金对公开招募行业的发展嗅觉处于敏感状态。 自2001年至今,他参与了第一批开放式基金的发放,不仅被选为第一批全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者、第一批企业年金投资管理者和第一批QDII基金投资管理者,还参与了第一批养老目标基金和科学创新主题基金的发放。

南方基金成果离不开优秀基金经理和研究小组。 作为国内首次参加公开招募行业的研究员,史博的早期成长受波特竞争优势理论的深刻影响。 对企业来说,竞争优势最终落入财务报告。 史博说,如果企业的竞争优势与财务报表的分析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在分析和评价上市公司的价值时有较好的相对优势,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评价价值。

行为始于兴趣,增长源于权益。 在历史博览会20多年的载体中,研究权益类投资,这与重视资本投资的老字号公募南方基金刚好相符。

与史博相似的是,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大多来自研究员,从研究员到资深研究员,既有成为行业投资专家的,也有成为基金经理的。 他们成长后,带领新研究员,使研究小组更加丰富、全面化。

与其他公开招募的突出个人表现不同,南方基金的基金经理团队重视团队的坚定性,而不是某个个人的灵光出现的表现,因此无论是大牛市还是振荡市,公司所管理的基金净利润都很少有大的变动,这也是公司在长期发展过程中探索的

“我们的做法是希望研究体系化、制度化、流程化,形成合理投资的共同基础,一般不使用价值投资和增长投资。 史博对记者说:“由于不同的基金经理可能有不同的风格,在公司内部,我们鼓励风格多样化,鼓励基金经理创造出擅长的风格。”

"股票市场可以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史博说:“这一创造价值主要是通过优秀上市公司的长期成长和自身业绩实现的,公开募集基金应该发掘这样的价值,价值可以以稳定的红利为基础,也可以以行业路线的发展前景为基础。”

3

根据未来掌握价值

作为规范性和透明度最高的资产管理产品,公募基金为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增添了浓厚的墨水。 同时,也是长期价值投资的实践者。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国际化的加快,外资股票持有率上升,不断致力于在a股市场形成长期价值投资理念。

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始在公开场合宣传价值投资理念,企业价值投资理念的研究和理解发生变化,a股市场的价值投资环境也受到影响。 当然,为价值投资理念所困扰的不仅是很多金融机构,大部分投资家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什么是价值投资?

史博坦率地说:“虽然在市场上被称为价值投资,但内在的意义并不一定一致,有的只是把自己喜欢的投资方式标榜为价值投资。”

应对价值投资的是成长投资。 史博分析认为,传统价值投资理论是指明确判断企业投资价值,以低于企业价值的价格购买股票,等待价值修复,是最传统的价值投资理论。 这些价值投资往往重视企业现有业务的价值,不是未来增长潜力,而是应对价值投资的增长投资。”

“基于基本分析的投资有时也分为价值投资,这也是有道理的。 我认为,以企业未来价值的合理判断为基础,投资股票市场看未来,对未来价值的判断也分为价值投资。 史博认为,不同定义的理解不同。 他表示,核心是以上市公司的基本面为基础,而不是以市场对基本面的反应为基础进行投资决策。

从长远来看,市场的反应是正确的。 史博说:“我们害怕市场,短期看市场有很多噪音,每天追求市场的短期变动,不仅没有收益,损失也很大,心情变得不稳定。”

银河证券基金的研究数据显示,近年来,在外资投资a股市场价格与公开招股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的同时,大多数外资投资家都注重长期业绩。 史博认为,这不仅对公开募集基金有很大影响,而且对整个市场的未来也有很大影响。 "外资最重要的特点是长期投资,将来长期投资者越来越多,长期持有基金,买回基金也更稳定. "

但是,遵循价值投资的公开募集基金也会产生“立足点”。 “作为专业投资者,公募基金体现专业的第一要点就是保护合规性的基础,让投资者降低风险。”史博说,如巴菲特所说,赚钱的前提是不赔偿金钱。

如果是因市场变动引起的净资金变动的话,基金公司也无法限制。 史博笑着说:“市场涨潮的预测,世界上的机构投资者也做不到,也许会有个别的神人。”

但是,股票风险,特别是基本面有重大瑕疵的风险,实际上是可以回避的。 关于如何规避风险,史博分析指出,建立一组数据观测指标,例如财务数据,可能具有假特征,第二,收集和分析有关公司所在行业的信息,发现对公司有不利评价等问题,立即将其从股票池中排除

4

以创新的方式向客户报告

近年来,公募基金逐渐意识到投资者教育的重要性。

史博说,投资有一定的人性,兴奋的时候冷静,悲观的时候应该下定决心伸出手。 “大多数人很难这样做。 一个好的方法是定投,定投可以使山谷光滑,长期相对平均利益,缺点可能不够突出”。

由于公开招募行业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大量的互联网信息冲击,许多投资者为选择基金产品和投资策略而烦恼,基金净利润短期波动的数据也会影响他们的感情。

史博对记者说:“最核心的投资者教育还是要以收益说服人。 个人投资者的投资目的一定不是为了赤字,而是为了获得收益。 长期稳定获得收益的概率高,单靠短期获得收益输掉的概率高”

如何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同时,维护自身的高研究水平,取得投资者的信赖是很重要的,史博的回答是“集中”。

史博说:“集中精力投资自己擅长的风格,无论你成长还是价值投资,混合的风格。 最终,投资要合理,特别是以专业投资者为基础,不要过分受到短期市场情感的影响,不要过分考虑市场博弈的因素。

无论基金赚钱还是亏损,基金公司都能通过管理费实现“干湿保险”,这受到了平民的谴责。 为了更好地服务投资者,南方基金做了很多尝试,2018年,当国内股市大幅度动荡时,发行业界首次定期开放“不赚钱不收管理费”基金产品南方瑞合,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创新回报投资者,与投资者的利益一致,如果投资者赚不到钱,我们想把收到的管理费全额退还。 用行动教育投资者,让投资者有长期的自信。 ”史博说,公司本来的目的总是把投资者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史博充满信心地说:“看好公募基金业的发展前景。”

史博希望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把钱托付给专业机构来管理。 专业机构、公募基金行业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

要让基金公司实行“打铁还需要自己的硬度”,就必须体现专业能力。 史博认为不能给投资者带来严重的风险损失,如果控制风险,有助于获得投资者可预见的稳健利益。 如果投资者能预见将来的利益,就能忍受短期的市场变动。 因此,基金公司的投资体系更加透明地公开,如果不系统化,就无法与客户形成共赢。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