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本市场哪年_ 财经观察|中国资本市场接连“入指”影响深远

新华社纽约9月22日电(记者王文刘亚南)进入9月,中国资本市场陆续受益。 10日,摩根大通月初宣布将把中国国债纳入备受瞩目的旗舰指数,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10日宣布取消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QFII )和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RQFII )的投资限额。23日,普拉达指数扩大a股、富时罗素a股

分析人士认为,这些进展是我国资本市场扩大开放的里程碑事件。 国际投资机构不断将中国资本市场纳入其指数,为海外投资者打开新的投资大门,中国资本市场的日常开放也有助于自身结构的完善和健康发展,影响深远。

这是上海证券交易所的外景拍摄地。 新华社发布

满足海外投资者的需要

行业专家和分析人士认为,中国债券紧随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并入摩根大通指数,反映了外部对中国资本市场改革开放的肯定和国际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美国金瑞基金最高投资官布伦登·艾根说,就像明晨( MSCI )指数是股票投资者的黄金基准一样,jp摩根的新兴市场政府债券指数是新兴市场债券投资者的黄金基准。 中国国债“入摩”证明,中国在为外国投资者提供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的途径方面的改革是有效的。 中国金融市场开放的步伐很大,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的努力值得称赞。

上级机构投资经理张达红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债券市场一直很感兴趣。 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体中所占的比例,与中国可以投资国际投资者的目标资产比例有很大差异,中国金融业的进一步开放对国际投资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这是2013年11月13日,在美国纽约,行人的影子映在摩根大通银行的标志下的资料照片。 (新华社/美联)

对资本市场有很大影响

关于中国资本市场陆续引入全球指数对债券市场的影响,张达红表示,这将提高中国债权市的全球关注度,市场容量和流动性也会随着资金规模和需求的增加而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债权市的健康发展。

美银美林报道,中国国债“入摩”期待已久,在此过程中有200亿美元的外资流入中国在岸债券市场。 截止到8月的12个月,海外投资者购买中国政府债券的净量占本期供给量的10%以上。 考虑到中国国债jp摩根指数和彭博巴克莱指数的协同效应,预计明年3月至11月,每月流入中国债券市场的外资金额将从50亿美元增至80亿美元。

瑞银集团全球财富管理板块战略家露西认为,取消QFII和RQFII的限度是开放中国离岸资本市场的重要一步。 由于投资额被取消,投资范围扩大,海外投资者的灵活性提高了。 更多的外资流入股市有利于市场的日益机制化,更多的海外投资者参与中国的离岸市场也可以提高离岸资产与全球资本市场的关联度。

图为银行职员订购纸币。 (图片来源:新华社)

人民币国际化迎来利益

债券市场资金流入的另一个来源是世界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对人民币资产的配置。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显示,到2018年底,各经济体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中,人民币资产比例上升1.89%,超过澳大利亚元、加拿大元资产比例。

美银美林认为,海外投资集团购买中国政府债券有助于抵消资本账户的减少和资本流失,人民币受投资集团的影响更大。

露西刘表示,证券、债券、外国直接投资的形式,资本流入也会影响汇率。 随着海外投资者参与度的提高,资本流动可能更加波动,汇率波动也可能更大。 但她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比预期的要快,对人民币有利。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