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是世界_ 古代地图简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绘制地图的国家之一

全文共需四分钟才能读完3211字

地图是国家地图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视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

《丝绸之路山水图》图源:百度百科

最近,热门电视剧《亲爱的,最喜欢的》因剧中发生的地图问题而成为话题。 自然资源部通过官方微博,经过初步审查,回答该剧使用的地图有误,已命令土地管理部门依法处理涉嫌违法行为。 有人可能会说,有没有这么严重的事情? 不是有点问题吗?如果能理解地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熟悉地图的历史,我就不这么认为了。

地图是国家地图的主要表现形式,直观反映了一个国家的主权范围,具有严肃的政治性、严密的科学性和严格的法定性。 《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地图管理条例》、《地图审计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地图的制作、审计、出版发行,主管部门对地图的审查比常规出版物严格得多。 自古以来,地图在国家的政治生活中一直发挥着重要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发展。

中国地图,地图来源:自然资源部网站

舆图与坤舆

在中国古代,地图被称为“地图”。 “舆”原本是方框,“辩文解字”解释为“舆、车舆也”。 之所以使用“舆”是因为古代人尊重“天圆地方”的观念,用本来意味着方形框架的“舆”字来指方形大地。 因此,记述、记载地理信息的地图被称为“地图”。 除了地图之外,与地图相关的名称是“坤舆”,坤舆起源于“易·说卦”的“坤为地……为了大舆,可以承载万物”的意思。 国内现存最古老的世界地图被命名为“坤舆全国”,画家是来到明代中国的耶稣会的传教士利马洞等。

地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古代两国争夺,一国捐献、贡献的地图表示投降、服从的意思。 据《史记·刺客列传》报道,战国末期,燕国太子丹派荆轴暗杀秦王,荆轴以献燕国督亢地图为名进入秦宫,将匕首藏在地图中,然后成为“图穷短剑见”,这次精心策划的暗杀行动以失败告终。 如果不是奉献地图的名义,秦王就不允许荆轴等人入宫,由此可见地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荆轲刺秦

献图表示投降、服从的意思,后世常见。 东汉时代,南匈奴的领袖企图服从汉族,但是把郭衡这个汉族献给东汉王朝,第二年,南匈奴正式要求回国。

唐安史之乱后,河西、陇右一带一度被西藏占领,之后西藏被张议潮领导人归义军夺回。 大中年期间,张议潮派遣哥哥到唐朝献上瓜州等十一州的地图,表示唐朝收复了失地。 唐德宗时代,剑南节度使韦皋“夺回嶲州,画地图献礼”。 在同一个德宗朝,原本割据一方的岭南节度使赵昌进入“约翰、管、旦、万、安各州六十二穴归降图”,表示放弃节度使的割据,服从朝廷的统治。

北宋建国后,南唐主李90看到北宋势力强大,力量不敌,北宋朝廷出面,请删去南唐国号,改宋元号,每年向宋献上很多金银玉帛,试图改南唐偏安。 宋朝也知道攻占南唐的机会还没到,李九十虚和委蛇。 公元973年,宋太祖为了修复天下的图经,史馆没有南唐十九州地图资料,翰林学士鲁德森用南唐,一个求地图,两个试图虚实。 鲁道森去南唐后,向李九0约索取江南十九州地图,李九0约原不愿意给。 因为献图等于把江南的情况提到北宋和盘。 但鲁道森信奉宋朝的意志,结合硬软和施与,李九十约要违心献上南唐地图。 该图后来在北宋大将曹斌攻击南唐时发挥了重要作用,李九0约献图可以说是饮酒止渴的行为。 地图的重要意义是,汉非子在“汉非子五蟹”中说“献图是地削,效果玺是名低,地削是国削,名低是政乱”

电影剧中李九零

地图的制作和利用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制作地图的国家之一。 古代地图的发展历史大致可分为原始地图、古典地图和实测地图三个阶段。

原始地图时代——西晋前

有关地图的传说,最初在《易·系词》的《河图罗书》的传说中可见。 什么是“河图洛书”,诸说纷纭,谁也没见过,有没有地图的要素还不确定。 现存的史籍中可以看出具备地图要素的是《世本作篇》中记载的史皇制作的图。 据该书记载,史皇是黄帝之臣,“图为地形物像之图”。 虽然写《世本》的年代不同,但引用了《周礼》、《国语》和司马迁等作品,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史皇作图》的记载不能成为我国地图起源的确证,但从一个方面来看,数千年前,古代中国已经反映出有描绘“地形物像”的地图地理信息载体。

《史记夏本纪》记载了治夏禹的事迹。 禹命令大名和氏族的领导整备土地,越过山越岭,以立木为基准测量高山大川。 禹手持准、绳、规则、力矩等测量工具,按季节开辟九州山河大川,使之通畅。 在这里,“以树木为基准”“地盘规则”等是测量土地的技术工具。 根据常识推测,既然进行了测量,就应该有地图。 那个时代没有纸,没有简单的派遣,地图画在哪里呢?答案是鼎。

据《汉书·郊外祭志》报道,“禹收九牧之金,铸造九鼎,如九州”一大禹治水成功后,用九州贡献的金属铸造九只大鼎,分别刻了九州的图像。 九鼎的图片内容由明代杨慎和清代毕汨考证,而禹铸鼎对象物,根据其文字,有国名,有山川,有神妙之处,也有图。 据此,九鼎是文献中所见的描绘九州山川形势的原始实物地图。

九鼎在二千多年后战国末期失踪,九鼎失传,但由九鼎出生的《山海经图》长期以来一直在传播。 据杨慎《山海经补注》、毕节《山海经新校》等考证,“山海经图”起源于九鼎。 《山海经图》最迟在东晋有痕迹,陶渊明《读山海经》这首诗有“看周王传,看山海图”这一诗句。 在这里,周王传指的是“穆天子传”,山海图是“山海经图”。

记述西周期典章制度的“周礼”也有很多与地图有关的地方,根据类别大致分为大冢的图、司徒手中的图、宗伯的图、司马的图等几个类别,广泛应用于行政管理、土地区分、矿物开发、军事战争等,但是由于历史悠久,这些地图的实际情况

现代考古发现的我国第一张地图实物是甘肃天水放马滩战国墓地1号墓地出土的“放马滩地图”。 据考证,这张地图在战国末期,共计7张,分别画在4张板上,统称为“放马滩地图”。

冲出马滩地图的一部分

在这个墓地,除了在1日的墓地中发现的木板地图之外,在5日的墓地中还发现了纸质地图。 该图是目前世界上最早的纸张地图。 在某墓地,世界上最古老的地图和最古老的纸质地图同时出土,可以说墓主人和地图的边缘很浅。

播放马滩纸的地图片段

放马滩墓地出土的地图为我国古代地理史研究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也为“西汉有纸”的说法提供了可靠的物证。

秦末,刘邦军攻入咸阳后,大臣萧何先收集秦朝的图书,这些图书后来成为汉代统治天下的基础资料。 根据《汉书萧邦传》

泗公来到咸阳,珠江争夺金帛之府分,为什么先进,收藏了秦首相检阅的书籍。 泗公具知天下闭塞,户籍多少,强弱之处,民苦者,何以得秦书。

汉朝成立后,朝廷非常重视地图的制作、收集、管理、使用,建立了各郡定期向中央提供地图的制度。 正如班固在《东都赋》中所说,“天子享有天下的图籍。

现存的汉代地图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3张帛书地图最具代表性。 1973-1974年,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山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出土了三幅在3号墓中神保画的彩色地图、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 据同时出土的木派遣,这张地图是汉文帝初元十二年前完成的。 这些地图集中反映了秦汉时期中国制图技术的高度水平,其中地形图是目前世界上存在最早的基于实测的地图,驻军图是世界上存在最早的彩色军事地图。

驻军图复原图,图源:文物出版社《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1977年3月版

古典地图时代——西汉至明初

从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到汉代,地图绘制仍处于实践探索阶段,没有系统的理论指导。 西晋时代,出现了以佩秀为代表的制图家和以“制图六体”为代表的理论书。 裴秀在西晋时代是理所当然的,对地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他鉴定并整理了前代流传下来的地理书籍,画了18张“禹贡地域图”。 在该图的序言中提出了系统的地图描绘理论“制图六体”,集汉、魏晋时期制图学术的大成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根据《晋书佩秀传》,《制图六体》主要是一曰分率,即包括比例尺在内的二、准望是指确定方位的三、说道里、确定里程的四、说高、说地势高低起伏的五曰方邪、即道路、河川等偏、邪六曰迂直、即山川道路的迂回。 “制图六体”理论是古代制图实践的理论总结,为中国古代制图技术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影响一直持续到明代初期。 历史着名的制图学家,如唐代贾迟、宋代沈括等,都受到“制图六体”理论的影响。 由于西晋统一时间短,佩秀画的《禹贡地域图》完成后不久就失去了。

唐代是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科技、文化发达,出现了以贾迟、僧一行为代表的地理学家。 贾迟司画唐朝疆域及周边国家全图——海内华夷图,僧一行主持我国首条子午线测量,对地图测量历史具有划时代意义。

嘉延在唐顺宗时代担任首相,从小就对地理学有很深的兴趣。 唐德宗贞元年,贾迟开始主持《海内华夷图》的制作,历时十七年完成。 该图详细描绘了唐朝边境地区和周边国家的状况。 史料记载和推测,《海内华夷图》图东西当地距离达三万英里,南北达三万三千英里,全图宽约十平方丈。 这样鸿篇巨制极为罕见,可以看出这幅图的规模宏大、工程量巨大。 《海内华夷图》的原作没有被保存下来,宋代根据这张图缩小了10倍的《华夷图》到现在为止都有传说。

华夷图拓本局

《华夷图》是石刻地图,刻在两宋之交的虚伪齐阜昌七年,是现存最古老的全国地图,原石存在于西安碑林。 据考证,经过宋代的变更、省略、缩略,图中既保存了唐代的地名,又保存了宋代、辽代的地名。 此图右下方有“其四方藩夷之地,唐嘉魏公图上所载,数百多国,现在其着作者上所载,参考传记讲述盛衰本末”的评论。 由此可见,唐代贾迟的原画出了数百个属国,宋代进行了大规模的压缩省略。

刻有华夷图的石碑背面,还有另一幅着名的宋代石刻地图《禹迹图》,这是一幅描绘现存古老方格的地图。 “禹迹”是水利事业的代名词,该图着重于长江、黄河、海岸线等水系信息。 图的左上方写着“禹迹图,各地折地百里,禹贡山川名,古今州郡名,古今山水名”。 《禹迹图》画满了方格,是我国传统“计划方式”制图方式的体现,计划方式的制图方法在14世纪初传播到阿拉伯、欧洲等地,是我国古代世界科学技术的重要贡献。

禹迹图拓片局部

测量地图的时机——清楚

我国古代地图测绘在西晋裴秀创立“制图六体”理论后基本停滞。 从明朝开始,西方地图测绘理论和方法被中国传教士引入国内,中国带来了基于大地坐标系统的实测地图。 传教士引进的世界地图开阔了中国人的视野,给中国人带来了全新的地理知识,也给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观念带来了强烈冲击。

《坤舆万国全图》图源:百度百科

在意大利人利马洞画的众多地图中,他与李藻合作完成的《坤舆万国全图》最为有名。 为了迎合中国传统的“中央国家”观念,他有意识地把中国放在地图的中心。 这张地图融合了东西方的制图技术,首次制作了五大洲的中文世界地图。 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利马洞等人至今创作了许多新的地理名词,如地球、南北极、赤道、经线、亚洲、欧洲、大西洋、北冰洋、地中海、尼罗河、加拿大、古巴等。

西方先进的地图测量技术在明朝传播后,主要在传教士和少数知识分子之间传播,还没有提高到国家水平。 清朝成立后,清政府为了全面把握领土的幅度,维持国家的统一,着手全国性地图的实测工作。

清初全国地图测绘始于康熙四十七年,直到康熙五十七年结束,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全国测绘,在世界大地三角测量史上也是空前的规模。 本次全国测绘的成果集结于《皇舆全图》。 《皇舆全图》完成后,珍藏于清宫,局外人稀少,直至1921年在沈阳故宫发现,后来石印出版,命名为“清内府统一舆地秘图”。

康熙年间的这次全国实测,由于当时西部被蒙古的准噶尔部占领,最西段只有汉密尔顿,没能在图中描绘汉密尔顿以西的广阔领域。 干隆年间,准噶尔叛乱被镇压后,清朝将今天的新疆全境放入地图,为西域地图准备了条件。 从干隆二十年到二十四年,清廷相继派人到新疆实地测量,弥补康熙年间“皇舆全图”的不足。 干隆二十六年,清廷在康熙时代的地图上,再加上新疆的实地地图两次,总结成了“皇舆全览图”。 这是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实地测绘地图,本图以实测为基础,运用纬度和经度,内容相当准确,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上水平最高的中国地图,在世界测绘和制图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皇舆全览图的一部分,图源:故宫博物院网站

同治四年,胡林翼将《皇舆全览图》改编为《大清一览舆图》公开发行,之后数十年间成为中国各种一览图的蓝本,民国初年的十万分之一的调查图也基于该图的控制点完成。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越来越先进和精密,除了传统的纸质地图外,还出现了谷歌地球、中国天地图等先进的电子地图,各种导航软件陆续出现,自嘲为“道痴汉”的人也可以依靠地图导航正确到达目的地。

从第一张木板地图到今天的北斗手机,地图已经发生了翻天复地的变化。 了解一些地图发展的知识后,你可能对地图的意义和作用有更深入的认识。

如果你有空,我们可以看看地图

主要参考资料

金应春,丘福科:《中国地图史话》,科学出版社,1984年4月版

马王堆汉墓帛书整理组:《马王堆汉墓帛书古地图》,文物出版社,1977年3月版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古地理图集》,地图出版社,1985年6月版

葛剑雄:《中国古代地图测量图》,商务印刷馆,1998年12月版

自然资源部网站,故宫博物院网站。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