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区块链存数据_ 全国首例区块链存证刑事案判决出炉

最近绍兴上虞区人民法院利用区块链密码技术判处区块链保存证据的刑事案件,被告人王某依法判处徒刑一年零两个月,并处罚款4000元。

用区块链存数据

据绍兴日报报道,这也是全国首次被审查的块链证据刑事案件。

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13日,被告王某在江苏、浙江、江西等地捏造“找不到乡下、钱包”等理由,用“借款”骗取他人财产176件,共骗取9993元。

此类事件具有明显的网络犯罪特征,受害者多分散于全国各地,单一犯罪金额小,数量大。 若以现有光盘形式记录相关证据,并在公开、检查、方法之间流通,则有可能发生光盘损坏引起的数据丢失、光盘内的数据被篡改等情况。

因此,上虞区司法机构与阿里布洛克链队合作,用分块链技术加密数据,通过后期哈希值的核对确保了证据的真实性。

2018年6月,杭州互联网法院曾利用块链库存证方式审理着作权侵权案件,当时杭州互联网法院在判决中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块链库存证的技术细节和司法认定尺度。

最高人民法院也于去年9月颁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互联网法院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当事人提出的电子数据是电子签名、可靠的时间戳、哈希值检查、区块链等证据收集、固定和防止篡改的技术手段, 或者是通过电子取证的证据保存平台认证,可以证明其真实性,网络法院必须进行确认”。

块链是一个分散的共享帐簿和数据库,具有中心化、不可篡改、留下痕迹、可跟踪、集体维护、透明度等特点。 这些特点保证了块链的“诚实”和“透明”,为块链奠定了建立信任的基础。

但分块链技术在本案中的成功应用对于未来利用分块链技术进行电子数据存储和审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校正/小北)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