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意义_ 中国“嫦娥四号”着陆月球意味着什么?

据新华社通信报道,北京时间1月3日上午10点26分,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亮背面的南极-埃特肯盆地的冯·卡门陨石坑着陆。 这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访问月球背面。

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意义

嫦娥四号

着陆后,静态着陆器和月球车分别配置在月球面上。 两者携带一系列探测仪器,探测该地区地质特征,进行生物实验。

“嫦娥四号”上周末进入环月轨道。 下了铁轨后,其近月点的高度只有15公里。

由于同期自转,月亮向着地球永远是一面。 直到1959年,苏联发射了“月3号”探测器,遥望月亮背面的景象。 但是“月三号”只是过了月亮没有着陆。

萨莉的伦敦大学穆勒宇宙科学实验室物理学教授安德鲁·科茨说:“阿波罗号历史着陆将近50年后,这个大胆的探索计划即将实施。 中国将在2019年底之前再次进行样品归还工程。

安德鲁·寇特是中国计划今年下半年发射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预计可以采集月球样本返回地球。

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意义

冯·卡门陨石坑

“嫦娥四号”降落在月亮背面南极地区冯·卡门环形山,月亮下沉过程中无法直接看到地球方向,与地面通信的联系都要完成半年前发射的“鹊桥”转播卫星。

BBC科学事务编辑保罗·林肯解释说,voncal mencrator是月球上最大的最古老的冲突地形,因为它位于南极埃特肯盆地,所以数十亿年前可能会有巨大的小行星发生冲突。

“这个巨大盆地的直径超过了2500公里,深度达到了13公里,是太阳系最大的陨石坑之一,也是月球最大、最深、最古老的盆地。”科教授说。

科学家认为,建造这个盆地的能量非常巨大,有可能通过月球的地壳直接到达地幔层。 嫦娥四号可以用这种受到冲击的地幔岩石进行研究。

研究人员想通过研究溶解盆地中埋藏的部分岩石,来识别其成分的变化。 第三个目标是研究月球背面的风化层,破碎岩石,研究构成地表的尘埃。

安德鲁·寇特说:“这些表面的成分信息,对理解月亮的形成非常有价值。”

因为月球旋转一周所需的时间与绕地球一周所需的时间相同,人们从地球上只能永远看到月球的一面,这被称为“潮汐摇滚”。

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意义

安全着陆

中国一直跟随着美国和苏联的步伐,逐渐增强自己的宇宙探索能力。 这次任务更有里程碑意义。

月球背面起伏激烈的地形,对探测器的安全着陆提出了特殊的挑战。 如果探测器掉在岩石上,任务就意味着很快失败。

着陆过程分为六个阶段。 其中前三项:初步制动、轨道修正、下降轨道均由地球控制。 最后三个步骤是悬停,避免故障,然后慢慢着陆是由着陆器自动控制的。

登陆时,“嫦娥四号”的两个组成部分——着陆器和巡视器分开了。

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意义

实验内容

着陆器有两台相机,研究太阳风暴的低频电波频率计和德国基尔大学开发的月中子和放射线量探测器。

通称月球车的巡视器有全景照相机、检测月表矿物化学成分的红外分光器、检测月的厚度和构造的月球探测器、瑞典的空间物理所开发的中性原子探测器。

保罗·林肯预测,“嫦娥四号”将为中国向地球运送月球岩石和土壤样品铺平道路。 调查月球背面的无线环境,为月球背面的电波望远镜奠定基础。

有趣的是,“嫦娥四号”着陆器还拥有3公里的小型实验室“小生态圈”,包括蚕卵、马铃薯和拟南芥种子,该实验由28所中国大学共同设计。

“我想研究月球种子的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这位实验指挥,重庆大学副校长刘韩雍对新华社说。

“微生态环路”首席设计师谢更新说,该实验的温度应控制在1度到30度之间,适当控制湿度和营养。 "我们用一根管子把月球表面的自然光放入罐中,使植物生长. "

嫦娥四号探测器嫦娥意义

中国的月亮蓝图

搭载嫦娥四号火箭的长征三号乙火箭于12月8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月球背面没有来自地球的电波干扰,是天文观测的好地方。

“嫦娥四号”发射是中国“嫦娥”系列月球探测工程的二期工程之一。

嫦娥工程于2003年启动,前两次嫦娥任务(嫦娥一号、二号)的目标是从绕月轨道远程勘探和数据采集,第三次和第四次是“登陆作战”。

嫦娥四号探测器的设计基于前身嫦娥三号。 2013年,嫦娥三号带着月球车“玉兔”在月雨海西北部的虹湾地区软着陆,继1976年的苏联探测器“月24号”之后首次在月球表面软着陆。

按照计划,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将携带取样装置采集月球岩石和土壤,送回地球。 (完成)

注:本文载于BBC,略加删改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