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ipo上会时间_ 刷新纪录京沪高铁最快本周上会!“最赚钱高铁”回应IPO问询

高速铁路一响,黄金就有万二千人。 10月25日,京沪高铁株式会社(以下称“京沪高铁”)在IPO事先公开的11月8日,证券监督会审查委员会的工作会议公告上,北京上海高铁的名字列入了即将接受审查的公司名单。 如果能顺利上市,京沪高铁在23日期间打破了工业富联申报会议的最短记录,这条“历史上最赚钱的高铁”IPO肯定也成为今年IPO市场最大的亮点。

10月22日,京沪高铁首次提交IPO申报资料,11月4日,证监会提出反馈意见,两天后,京沪高铁根据反馈意见更新了招股书。 目前,高铁“巨无霸”的IPO进程正在顺利进行,各个进程无缝对接,本周内很有可能实现。 去年工业富联申报的时间为36日,如果京沪高铁顺利上线,工业富联记录的最短记录将在23日刷新,创造a股IPO最快。

“最赚钱的高速铁路”

京沪高铁于2008年4月18日开工,2011年6月30日全线通车。 京沪高速铁路连接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全线设置1318公里、24站。 京沪高铁从北向南依次通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上海等7个省份和直辖市,连接了北京和上海两个超一线城市、京津冀和上海宁杭两个繁荣经济圈,贯穿东部沿岸人口密集地区,据中国铁路总部介绍,截止到目前,京沪高铁总共运输了9.4亿乘客。

京沪高速铁路不仅是世界上一次建成的距离最长、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而且因其路线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车票销售不足,京沪高速铁路也被认为是中国铁路总公司中最优质的赚钱资产,不愧为流动的“金山”。

《河北建投交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主体和相关债务项目2018年度跟踪评估报告》显示,京沪高铁营业收入从2013年的182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295.95亿元,利润达到127.16亿元,年平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3%,纯利润从2013年损失12亿9000万元上升到2013年

据计算,京沪高铁每天赚3483.84万元,其收益超过九成以上的a股上市公司,因此京沪高铁被称为国内最赚钱的高铁。 不仅如此,截至2019年9月底,京沪高铁总资产规模达到1870.8亿元,员工仅67人,人均资产管理规模接近28亿元( 27.92亿日元)。

马上鞭打,迅速通过审查

10月22日,京沪高铁首次向证监会申报上市资料的10月25日,京沪高铁在IPO事先公开的11月4日,证监会就京沪高铁总计提出了54个问题,主要是围绕公司规范性、公开性、财务性等问题展开的11月6日,京沪高铁更新了股票招募书,111

京沪高铁启动后IPO顺利推进,从首次申报股票募集到获得证监会意见仅13天,就超过了去年登陆中国资本市场的“巨霸”企业工业富联的36天。 此外,京沪高铁与工业富连之间也有相似之处,两者经常进行比较。

除了经历了高效迅速的审查之外,两者都有近一年的准备期。 工业富联的经营干部陈永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公开说:“其实工业富联不是在闪电之后,而是过去一年以上,我们已经做好了准备。” 京沪高铁前期准备也经历了大约一年的时间。

2019年2月26日,根据京沪高铁上市指导申报书,2018年10月22日,中信建投证券和京沪高铁于2018年签署了《京沪高铁株式会社和中信建投证券株式会社首次公开发行京沪高铁株式会社股份并上市的指导协议》。 这样,迅速审判的背后就铺满了充分坚定的预备。

证监会向北京上海高铁查询了54个问题

在整个北京上海高铁IPO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证监会提出的54个有关人员的咨询。

11月4日京沪高铁启动IPO流程后,涵盖京沪高铁主要运营和公司定位的两大方面,其中包括23个规范问题、23个信息披露问题、7个财务会计资料问题和1个其他问题,共计4个内容,54个具体问题。 北京上海高铁不久就一一回答“请看招商”。

京沪高铁ipo上会时间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公司是否为资产管理公司”。 据招股书介绍,京沪高铁总资产1871亿元,仅67名员工( 25人借用),人均资产管理28亿元,引起证监会“是否为资产管理公司”的质询。

对此,京沪高铁公司表示,公司开展高铁客运业务采用“委托运输管理”的模式。 委托运输管理充分发挥各铁路局在人员、设备、技术、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不仅可以减少、避免京沪高铁自组装带来的诸多问题,还可以有效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运输质量和效率,避免资源浪费等情况。

京沪高铁监督沿线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中国铁路济南局集团、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的管理工作,支付委托运输管理的费用,京沪高铁公司自身不参与运输管理运营。

证监会还提到了“同行竞争”的问题。 鉴于上述“委托管理模式”,证监会在其后的补充资料中论证京沪高铁与京沪高铁(京沪高铁二线)等其他方向一致的平行线之间、与沿线铁路之间、与北京站、济南站、上海站之间、京沪高铁京津段、宁沪江段与京津城际、上海宁城际之间是否存在同行竞争现象

对此,京沪高铁公司在回应中逐一具体说明。 例如,就“京沪高铁京津段、宁上海段是否分别存在同行竞争”问题,京沪高铁因京津城际铁路和京沪高铁路线站不同,目标客流也有一定差异,不仅如此,乘客还会根据具体的车号和车站作出不同的选择。 铁路建设项目的立项都要经国家批准,京沪高速铁路网络的规划和网站的设立是在充分考虑到国家不同路线的需要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存在同行的竞争问题。 另外,关于跨线列车和本线列车之间是否存在竞争问题,京沪高铁公司表示,本质上其他铁路运输之间的合作关系较多。

(文章来源:胡润百富)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