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深度老龄化超级老龄化_ 深度老龄化来袭,万亿级适老化基础设施改造迫在眉睫

老龄化深度老龄化超级老龄化

2019年4月24日,在武汉、珞山街的老家门前,有几位老太太在讲话。 影像来源:视觉中国

记者刘林

据高龄社会30人论坛和盘古智库介绍,2050年中国进入重度老龄化,60岁以上人口接近峰值4.87亿人。 但是,目前我国的基础设施不适应老龄化的速度和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进程,面对前所未有的老龄化社会,必须尽快开始一兆级的大规模改造工程。

9月22日,高龄社会30人论坛与盘古智库共同发表了报告书《洞察2050 :高龄社会的大势、变革与对策》,提出了建设全龄包容、多元共享、智能创新的高龄社会整体构想。 报告指出,2018年至2050年,我国经历了老龄化加速、快速老龄化和老龄化深度三个阶段,相应地,上述构想也可以分三个阶段实现。

老龄化深度老龄化超级老龄化

报告指出,在共识开端和基础设施建设期间,我国将面临短期紧迫、长期严峻的八大挑战。 其中,“基础设施不适应”成为首要课题。

老龄化深度老龄化超级老龄化

据报告,适合老化的基础设施被广泛复盖,适合居家养老老化的改造包括室内建筑硬件、家庭装修和康复辅助器具的适应等,公共场所的老化包括安全栏杆、临时休息点、养老院通道、轮椅空间和电梯等。 在信息社会中,公共场所不仅是物理空间内的场所,互联网上的虚拟空间也存在着需要改造的公共基础设施。 例如,交互步骤、按钮反馈、对比度、声音等。

适合老化改造的市场规模巨大。 国务院参事、原住部副部长仇保兴在7月份的会议上推测,只对现在400亿平方米的旧建筑物进行老化改造,市场规模将达到15兆元。 住宅建设部的数据显示,适应住宅环境老化的改造直接市场份额为3兆元。

老龄化深度老龄化超级老龄化

报告指出,老化的基础设施改造补充了民生短板,不仅是牵引投资的重要领域,最终形成的便利、安全、健康的家庭和公共环境也间接缓和了医疗保险的支出压力。

关于报告中提到的第二个挑战“劳动力不足和经济增长无力”,报告提出通过政策工具尽快释放未来3亿健康老年劳动力,使有意志和能力的老年人更加深入地参与经济社会的发展活动。 其中,退休制度的改革必将进行。

现在的退休制度产生于一百多年前的工业社会初期,“一刀切”的退休计划越来越不适应现在和未来的制度、技术和人的发展。 报告指出,从现行的退休制度转向灵活的退休和延期退休,必须区别工作种类和劳动强度,分阶段推进实施。

劳动力结构上的不足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这一矛盾,但是危机是有机的,老龄化的劳动力成本迫使企业进行技术改革,从提高人力资本投资和刺激消费需求的角度引发市场创新。

报告指出,随着老龄化、单身化、人机化等趋势的推进,在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之后,人的突变已成为影响和决定我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因素。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只有适应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挖掘新的发展机遇,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报告总结了我国高龄社会的五大趋势。 一是超老龄化的威胁二是出现新的生命形态三是社区形态的多样性四是老龄化和信息化、城市化的同步共振五是政府、产业、社会合作应对。

报告显示,平均寿命的提高,高龄期,特别是健康的高龄期延长,继未成年期的“第一人生”和“中青年期”的第二人生”之后,健康的高龄期“第三人生”阶段将导致新的人生阶段的出现。 从退休到失能和死亡,出现了超过10年的健康老龄阶段,他们不仅有享受生活的需求和能力,而且在信息时代,通过互联网能够以比工业时代少的体力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具有深入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工作需求和能力。

据报告,离婚率和空巢率持续上升,尽管结婚率和出生率“正在衰退”,单身化、家庭离散化的倾向很明显,但人与人之间通过其他方法重新连接、集约、重组,呈现在线形成多样化社区的倾向,弥补了家庭离散化后缺少的社会属性的一部分。

老龄化深度老龄化超级老龄化

社会在创新发展中形成了“老伴养老”的新社区模式,“老伴养老”最早在人口老龄化的德国流行,不习惯养老院的独居老人自愿找同志同居。 目前,德国有一半老人选择了这种方法。

值得警告的是,中国老龄化具有区别于多国和地区老龄化的重要特征,即老龄化和信息化、城市化的同时共振是不可避免的,在迫使全要素生产力提高和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同时,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也加剧,养老金、社会保障和世代数字鸿沟等新经济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