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制度建设_ (四中全会精神在基层)浙江绍兴:运用新时代“枫桥经验”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

新华社杭州11月22日电问题:浙江绍兴:运用新时期的“枫桥经验”从严党贯通“最后公里”

新华社记者朱基钗,方问禹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要求坚持发展新时期的“枫桥经验”,深化纪律审计体制改革,推进纪律审计规范化、法治化。

记者最近在“枫桥经验”发源地浙江绍兴市的采访中发现,今年以来绍兴市着眼于基础性管理现代化,创造性地运用新时期“枫桥经验”的基本原理,积极探索审计权向基础性方向延伸的有效途径。

(小标题)联合作战:“留置作业不远了”

“沙溪镇、小将镇的调度人员合作进行周边科学调查,巧英乡的调度人员担任保安员,大市聚镇纪委书记和县纪委监委的同志担任留置对象的审问……”

这是不久前新昌县大市聚镇村干部侦查重大违纪事件时的讨论现场。 与以往不同,此案调查小组成员除县纪委监察室干部外,还有新昌县区域合作东区的4个乡镇纪委、监察室干部8人。

绍兴市纪委副书记吴海洋介绍说,绍兴探索利用“区域合作机构”,以县级纪委监察委员会为主导,将乡镇(街)纪委监察事务所划分为几个区域,就难以解决的复杂访问、违纪案件的审查调查等,在区域内开展集中协商、问题谈判、交叉核对、合作事务方案。

“以前在乡镇的水平上,感觉离留置作业很远,通过地域合作,我们也可以参加。”柯桥区兰亭街道工委书记、监察办公室主任胡先生对记者说,今年也涉及到一起留置2人的事件。

区域合作“联合作战”不仅解决了基础监督力量弱、熟人社会等问题,还形成了监督力量。

截至9月底,绍兴市35个区域协调集团共展开协商合作1386次,共同解决案件250件,联合解决纠纷访问204件,区域合作留置18人。 其中,越城区仅8月以来,区域合作处理留置事件的4件,转移到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小标题)数字纪检:让数据“在车站工作”

各信访通报的流程很清楚,各监察对象的廉政信息一目了然,各农村、社区的政治生态图像可以用图表直观地描绘……

在各市枫桥镇,镇纪委书记、监察办公室主任斯卡姆向记者示范了“各及数字纪律监察”基础公权监督信息平台的操作流程。

绍兴市纪委常委陈可告诉记者,绍兴市以乡镇为单位,统一建立基础公共权力监督信息平台,整合“三资”监督管理、小微权力监督管理、工程招投标监督管理、基础管理等系统,全面建立公务员廉政档案、乡镇村社监督信息库,监督对象基础信息的全面垄断、各种数据的

斯咏梅举例说明,今年7月以来梅普尔镇中心村农贸市场经营承包投标引起了持续访问。 “镇纪委监督下村调查,有关人士主张合法招标。 之后,我们调查了平台的“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系统”,标价和招标的基本价格只有288元,明显低于往年。 在众多证据面前,负责农业贸易市场管理的党员终于承认了协助他人违反纪律的事实。

使数据“停留所”、定时“扫描”、实时“警报”,信息化提高了基础纪检监察工作的质量。 截至9月底,绍兴市乡镇纪委、监察事务所通过日常监督发现问题2594个,比上年增长130%。

(小标题)网格管理:敢于唱“黑脸”的监察情报员

今年63岁的枫桥町樋桥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杨野山,另一个身份是监察情报员。

最近杨先生唱了一首《黑脸》。 今年9月15日,他计划在日常监督中村委员会将建筑垃圾扔到自家前的谷物田里,作为家庭填筑扩建。 老杨在现场制止没有任何成果后,立即向镇纪委监察报告,经过调查的验证,该村委员被注册者咨询,被命令改编。

绍兴市借鉴“枫桥经验”网格化管理经验,加强群众监督,从基层干部、驻村指导员、村务监督委员会主任、网格化员、退休干部中选拔监督信息员队伍,充分发挥他们的人识、熟练、情况熟练的优势,积极收集群众诉求,一线把握情况,监督一线努力

今年以来,绍兴市3628名监察信息员提交了各类问题信息4822份,其中有效价值信息2303份,问题线索342份,真正成为大众旁的“监督哨兵”。

基层监督加大力度,问题线索最先被发现,社会矛盾也最先得到解决。

数据的上升,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今年1月至9月,绍兴市乡镇(町)纪(工)委员会,监察处分问题的线索2140件,比去年增加了88.5%,同时受理的纪检监察访问通报比去年减少了12.2%。

充分利用新时期“枫桥经验”,推进基础纪检监察工作规范化建设,把基础公共权力监督从有形霸盖转变为有效霸盖,是从严格党的“最后公里”贯彻全面必然要求,也是加强和创新基础社会管理的意义。”绍兴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陈翠 (完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