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2020年重大项目_ 郑州人才新政!这些项目可获一亿资助!这些人首购房可获补贴…

顶级人才项目能够获得1亿美元补贴的夫妇满足条件,首次为能够累计领取住房补贴的博士、硕士、二流大学毕业生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补贴。

郑州2020年重大项目

求天下英才,建设人才高地,兴办发展大业。 目前郑州市全面实施“智汇郑州”人才项目,已初步形成具有竞争力和郑州特色的人才制度体系,集天下英才万马奔腾创新创业于一身,形象栩栩如生。 关于人才培养,郑州又提出了什么新措施? 10月26日下午,在第二届中国河南人才引进创新发展大会“智汇郑州未来领先”人才项目和成果发布会上,郑州就新人才政策做了现场介绍。

给予顶级人才(团队)领导项目最高亿元资助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资源,在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郑州,对人才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对优秀人才的渴望比以往更加强烈。 为加快“人才项目产业”深入融合,郑州提出了人才工作的新途径,体现了统筹“智汇郑州”人才项目的一系列郑州特点。

围绕产业链配置人才链,着力引进和培养重点产业领域的领导人才,推动先进制造业、战略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到2021年,我们引入了培养150名主要核心技术领导产业变革进化的创新创业者的计划。

对顶尖人才(团队)领导的人才项目采取“事件一议”的形式,最高给予1亿元的综合性援助。 提高“1125集才计划”的实施频率,实施多年受理、多批审查,加快引进创新创业领导(团队)等高层次人才。 推动高层次人才项目评价标准从身份导向项目绩效,依赖人才创新能力、项目规模、赢利等因素。

加强大数据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

总公司企业的引进、支持和培养“郑州市支持总部企业发展实施方法”,对获得经营贡献奖励或奖励的总公司企业,在奖励年度,企业不超过员工总人数的10%,税收前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人员给予奖励,一人的奖励额不超过其个人税收前年收入的10%

加强大数据产业人才的引进培养,发布“进一步支持大数据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新培养大数据顶尖人才和国家级顶尖人才的公司,分别给予100万元、50万元的奖励, 给国内外着名大数据企业和科研院所的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10万元批款支持的郑州市工作时间超过一年,年度交纳个人所得税3万元以上的大数据企业人才,给予该个人所得税地方剩馀部分奖金。

引进独角兽企业,最高奖励1000万元

加快培育创新型领先企业,以新产业、新经济领域为目标培育引进独角兽企业,给企业最高1000万元奖励。

积极引进中科院系统、国内外高校医院、行业领先企业建立新的研发机构,创新资本、土地、编制等支持措施和合作模式,最高可为新型研发机构提供1亿元资金。

根据上年度研究开发经费支出额,对新成立的研究开发机构每次给予20%以下、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金。 到2021年,新型研发机构将达到40家,达到省级重大新型研发机构认定标准的10家。

加快院士站、博士后站(创新基地)的建设,给予新建平台最高100万元的资助。

郑州2020年重大项目

截至2021年,已建成各类创新创业平台300家

精心构建了20个创新创业综合体,全市孵化载体面积突破850万平方米。

高质量建设各级双创示范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示范基地、创业孵化园等,支持多社会力量建设创新创业综合体,在高校科技园等平台建设海外孵化中心。

向进军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平台的创业者和创立3年以内的科技型企业,每年最高支付10万元的房租补贴。

对于运营业绩突出的创新创业平台,最高给予50万元的运营补助金。 继续打造以“郑创汇”为代表的一系列国际创新创业大会活动品牌,获奖的落地企业最多可获得100万元奖励。

支持全国开展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活动,给予最高100万元补贴。 力争在2021年前建立300家各种创新创业平台。

夫妻只要都符合条件,就可以累计领取购买津贴

人才扎根,是好人才的生态。 郑州市一贯以提高服务质量为人才工作的核心内容,首先,想创造高效、规范、优质、温柔的人才生态。

开拓人才服务“高速公路”。 实行人才服务绿卡制度,依靠人才服务窗口配置服务专家,明确流程,确定期限,实现申报事项的即时批准,及时发放人才补贴,为高层次人才在定居、居留签证、子女入学、社会保险、医疗健康等方面提供便利高效的服务。

建立合作交流“朋友圈”。 成立人才发展促进会,提供人才交流平台,在扩大人才聚集效应的市、县两级建立人才房屋,着力构建人才服务联动阵地。

着力提高人才的“宜居性”。 为顶尖人才、国家级顶尖人才分别提供300平方米、200平方米的租赁住宅,在郑州工作10多年,为所贡献的无偿赠与博士、硕士、二流大学毕业生首次购房,分别给予10万元、5万元、2万元补贴的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配套完善,建成2.5万套公寓,放宽人才可居住的首次购房补贴支付范围,夫妇双方符合条件的,从传统“标准高,只能享受一次”开始,按照各自应享受的标准累计领取购房补贴。

打破制度壁垒的“增强活力”。 优化入选高层次人才项目100万元~400万元奖励的“智汇郑州”人才网、微平台、96567人才服务专线、人才服务APP等服务载体功能,在线政策发布、项目申报、问题咨询、服务保障等事项

郑州2020年重大项目

相关链接:郑州《求贤榜》发布,这些人才是最需要的!

10月26日,郑州国际会议中心召开的“智汇郑州·领创未来”人才项目和成果发表会上,郑州市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焦豫汝发表了“郑州市2019~2020需要人才短缺指导目录”。

1 .“高精尖”人才短缺明显

焦豫汝表示,人才需求总量逐年增加。 特别是掌握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尖端技术的科学技术专家、具有优秀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级经营管理人才、能够实现高科技应用开发的技术骨干等“高精尖”人才不足明显。

2、汽车和高级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行业人才匮乏

郑州先进制造业的人才需求继续增加。 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汽车和高档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食品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分别占岗位总数的24.3%、15.6%、10.5%、9.2%,主导产业人才持续保持高需求量。

3 .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人才的需求大幅度上升

郑州数字经济产业人才需求明显上升,今后几年郑州对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人才的需求将大幅度上升。

4 .现代服务业的人力资源供应总体紧张

现代服务业领域出现高技术高素质人才短缺的情况。 最不足的岗位主要分布在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现代金融等行业,现代服务业人才供给总体紧张。

5 .人才需求岗位更多

从工作场所需求来看,既有物联网行业专家、芯片开发技术人员、新材料开发技术人员、文化创意制作人员、汽车和高级装备制造海外市场营销管理等高水平人才,也有焊接机器人工作人员、高级缝制技术人员、钣金技术人员、机电技术人员等高技能人才。

资料来源:河南商报,郑州晚报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