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企座谈会_ 经济时评:加快建立支持民企直接融资长效机制

建立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长期机制,首先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牵动融资贵“牛鼻”,深化金融供应方结构性改革,突出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 着眼于法治建设,要健全支撑民间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此外,不应忽视风险管理。 要做好民营企业融资者教育

中央民企座谈会日发表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民营企业改革发展更好的发展环境的意见》,提出了在资本市场完善民营企业直接融资支持制度,完善股权发行和再融资制度,支持民营企业区域股市建设等多项措施。 去年11月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一周年,中央再次强调通过资本市场支持民营经济,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目前,上海深两市共有3753家上市公司,其中2368家为民营企业,占有率超过63%,创业板中近9家为民营企业,科学创业板中7家以上为民营企业。 今年以来,监督部门一直在鼓励民营企业借款、设立民营企业扶贫基金、再融资审查等方面支持民营企业多项政策,但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动力的难关时期,“三期重叠”影响继续深化,经济下滑压力增大,民营企业发展自信和发展动力依然

目前,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短期救济手段很多,以法治建设为代表的长期体制机制供给必须继续增加的投资者教育已经很普遍,但民营企业发行债券、上市融资、合并重组融资者的教育和社会责任、 在信息披露义务等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的强调直接融资便利性和优势的观点很多,但是直接融资的风险防范机制,特别是异地市场的风险防范必须完善。

建立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长期机制,首先要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牵动融资高的“牛鼻”。 一方面鼓励中小企业练习内功,上市融资,发行债券,引进私募基金等方式,积极拓宽自己的融资渠道,丰富融资手段,另一方面对金融业本身深化金融供应方结构性改革,发展直接融资,特别是股票融资,融资功能完善,基础制度完善,市场监督有效,投资者的 应根据金融业发展规律,坚决贯彻新的发展理念,切实推进创业板和新的三板改革,继续完善科学创业板建设,优化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对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上市孵化和培训指导,鼓励更多中小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手段和资本市场缓解融资困难、融资宝贵问题。

建立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长期机制,要着眼于法治建设,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 民营企业要长期发展,只靠短期行政来缓解困难,就要在新股发行制度、发行债券制度、再融资制度、减收制度、合并重组制度等方面完善制度保障,信用体系不完善,民营企业抵押物少,信息不对称、 需要解决激励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民营企业乐于选择直接融资渠道,专心发展本营业务,有信心将更多资源投入资本市场。

建立支持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的长效机制,不可忽视风险管理。 要抓好民营企业融资者教育。 要强调直接融资的多种优势,各方应加快建立和完善针对民营企业和各种市场主体的融资者教育机制,把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监督部门应对融资对象企业履行的融资责任、信息披露义务、法律标准等,防止某些民营企业产生直接融资零风险、无责任误解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