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国内环境_ 2019年上海中小微企业“生存录”:信心与压力并行

2019年国内环境

主办者提供地图

上海市委20日发布《2019年上海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指数》和《2019年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调查报告》,揭示了上海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现状。

2013年以来,民建上海市委对上海市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状况和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问卷调查。 2019年,在民建各委员会组织的支持下,课题组通过微通信平台向上海市中小企业分发问卷1073份,回收了有效问卷1073份。

本次公布的“2019年上海中小企业生存发展指数”为65.53分,比2018年的64.86分上升了0.67分。 这说明上海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改善。 课题小组认为,分数的上升也强调了政府经营者的环境改革及其减税的政策效果。

具体来说,2019年上海中小企业的“经营指数”、“环境指数”、“自信指数”主要表现出以下变化

第一,经营指数低于2018年。 这表明2019年中小企业整体经营感觉下降。 分项指标显示“五减五升”——运营强度、总体效益、当前订单、资金周转、政府补贴等下降,2019年中小企业受到总体市场外部环境的影响,总体经营困难。 另一方面,2019年上海推进了商业环境的改革,为中小企业的经营改善做出了贡献。

第二,环境指数比2018年上升明显。 12项指标中有一半以上上升,表明2019年上海市政府推进改革,企业发展环境大大改善,特别是法制环境和政府服务大大提高。 2019年,66.45%的中小企业承认法制环境的改善,比2018年上升了4.87%。 另外,在税收负担、按比例分摊负担、融资成本方面也呈现出改善效果,对中小企业的感受性很高。 另一方面,2019年上海房地产、人才、物流等业务成本较高的企业,给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第三,信心指数与2018年基本持平,呈现微弱下降。 从分项指标来看,2019年中小企业经济动向、行业前景、管理感觉和负担预期下降。 这表明受国内环境和国际外部环境的影响,今年中小企业对未来的经济动向和行业前景更加谨慎。 尽管如此,中小企业还是感受到了政府的支援、经营构想和企业的前景。 这说明中小企业对改善政府和宏观环境的信心十分充分,政府对改善发展环境和未来中国经济发展仍有信心。

另外,2019年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指数为37.2分,比去年的36.4分高0.8分。 这表明,上海中小企业创新能力有所提高,但水平仍需提高,在获取创新资源能力不足的同时,创新投入和创新生产仍处于较低水平,创新环境也没有明显改善。

报告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是巩固营商环境改善成果,着力构建中小企业发展环境。 加强中小企业权益保障和企业服务,在财税、创新创业、开拓市场等方面加强政策支持。

其次,中小企业加大科技创新投资,通过组织创新、模式创新等制度创新,增强科技人才吸引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支持大中小企业共同发展,增强中小微型企业对市场风险的抵抗力。 各级政府要支持龙头企业和大企业产业链整合,促进中小企业融入产业链,避免中小企业单独作战,鼓励中小企业增强防范市场风险的能力,提高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四是实行更加正确的支持政策,着力降低中小企业的经营成本。 根据2019年的问卷调查,人工费、房地产成本等业务成本高的企业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因素。 各级政府实施更加正确的支持政策,在房地产、人才居住、人才培训等方面提高政策支持力度,切实降低中小企业房地产、人才成本等业务成本,降低中小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中小企业生存发展压力。 (完成)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