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_ 居民收入增长没跑赢GDP,当前居民收入形势应该怎么看?

目前我国的经济发展态势

第三季度各项经济数据陆续公布。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882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8.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1%。 值得注意的是,同期国内总产值697798亿元,按比价计算,较同期增长6.2%。

居民的实际收入增长率没有胜过GDP也受到关注。

应如何了解当前居民的收入形势? 我想在这篇报道中谈谈自己的意见。

首先我想说的是,尽管宏观经济下滑压力越来越大,居民收入增长放缓,但从整体上看,居民收入仍保持与GDP同步增长的状况,6.1%和6.2%的差距几乎没有,相反,居民确保了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红利

当然,居民收入的增长率没有战胜GDP,但是有一些亮点,主要有三点

第一,2019年前三季度,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率一直高于城市居民,城乡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公平”地位日益突出 其次,今年以来,国家推行了大规模的减税减费政策,个人所得税改革提高了人们的获得感,超过1亿工薪阶层收入不需要缴税 第三,8个地区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工资收入进一步增加,居民获得感也提高。

可以看出,总体形势仍然令人高兴。

今年第三季度我国居民收入名义增长率为8.8%,与去年第三季度名义增长率相同,但实际增长率去年为6.6%,今年为6.1%,名义增长率没有变化,为什么实际收入增长率会下降

答案是,居民收入的实际增长率是指除去价格因素后的收入增长率。 受非洲猪流感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春节以来,中国猪肉价格急剧上涨,水果和蔬菜价格持续上涨一段时间,因此,年食品CPI持续处于高位置,这在某种程度上使物价上涨,增加了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重复居住等,非食品CPI的上涨是居民

在此,我们需要谈谈CPI。 综上所述,今年我国CPI长期处于高位,9月份CPI又是近6年来首次破台。 从结构上看,由于非洲猪流感等原因,猪肉供应紧张,其影响还在继续,猪肉价格持续上涨,食品价格上涨幅度不增减也是推动CPI破坏的首要力量,猪肉上涨溢出效应出现,牛、羊、鸡肉、水产品价格也上涨

短期来看,猪肉价格的影响可能会逐步推进通货膨胀,但随着各地控制猪价的政策逐渐落实,这种情况会逐渐缓和。 另外,由于今年整体猪价格急剧上涨,明年猪价格同时下跌,CPI维持在3以上的日子不会太长,明年会回到合理的区间吧。

那么,收入增长率放缓会影响居民的购买力吗?

理论上,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实际收入水平对居民本期消费形成预算制约,影响居民对未来收入的期望,制约消费意愿。 考虑到住房贷款和房租方面很多居民的刚性支出,收入增长放缓,确实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居民购买力的提高。

但是,仅仅是购买力这一指标,不仅受到收入的影响,物价水平、居民的储蓄存款、消费信用的变化等因素也会导致居民购买力的变化,因此在测量居民购买力水平的高低时,有必要考虑整个系统。

展望未来,居民收入会有什么变化?

毕竟,居民收入的增长状况取决于国民经济未来的发展状况。 目前,中国经济总体平稳发展,坚韧不拔。 宏观经济运行正如预期,GDP仍处于中高速增长区间就业状况相对稳定,城镇失业率保持合理水平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外汇储备总体规模上升,外汇市场、股市相对稳定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民众获得感日益增强

与此同时,国民经济新旧动能加快转变,创新发展向经济注入新动能,市场主体活力不断释放,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转型势头良好。 在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基础上,不断推进经济质量的高发展。

因此,我国的经济前景依然明朗,但是居民的收入还会进一步上升,可以预想与国民经济的同期增长会继续下去。

但是,要想在结构上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还是尽量扩大中等收入层的比重,形成“橄榄型”橄榄型分配结构很重要。

这要以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为收入分配调整的重点,在再分配过程中通过财政、税收等措施调整各收入主体之间的收入差距,重视公平。

同时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复盖面,在医疗、卫生、教育、住房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规范体制,进一步规范机制,切实减少居民的忧虑。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