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工作要求_ 推进工信领域治理体系与能力建设

第五届珠江三角洲会议于9月20日在佛山坦洲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展出的机器人与操作者同步《南方日报》记者戴家鑫就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执政能力建设等几个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并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审议通过。更好地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制度的显著优势,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主任高锟在接受《南方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全省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把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所激发的政治热情转化为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根据全会提出的总体要求、目标和重点任务,结合国家推进粤、港、澳、台大湾区建设的重大规划,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新一轮“大学习、 围绕省委、省政府“1 1 9”工作部署,深入研究、切实落实,切实把学习成果一个一个转化为工业和信息化改革发展的具体举措。

近年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不断推进工业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先后推进了《实体经济十条(修订)》和《民营经济十条》等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的实施。加快建设制造业强省、网络强省和数字经济强省,深入落实新的发展观,大力推进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实现工业和信息技术建设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与发展

构建面向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

“制造业的核心是创新,即掌握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必须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支持企业建立良好的基础和实践内部技能,加快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屠高锟说道

目前,我省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我们建立了国家制造创新中心和20个省级创新中心。目前有140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47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数量居全国首位。

同时,在全国率先发展4K/8K产业省政府发布省级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召开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启动中国第一个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试点区建设,建成五个4K电视网络应用试点示范城市。目前,我省4K电视产量和显示面板产量居全国首位。

在5G领域也处于全国前列。省政府出台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推进5G基站和智能电杆建设,建成5G超高清视频、智能医疗、智能农业等250多个应用示范,培育8 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截至10月底,我省已建成25462个5G基站,居全国首位。

屠高锟表示,下一步将依托粤港澳及海湾地区的巨大机遇,建设和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从世界各地聚集高端创新资源,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制造创新中心。通过“率先公布名单”、“科技奖励”等方式,鼓励企业率先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制造业的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项目。积极适应企业创新的需要,“一个企业,一个政策”将准确发挥力量,加强链的稳定和补充,加强链的延伸和链的控制,坚决努力提升产业基础,实现产业链现代化,确保产业安全。

协调发展

解决制造业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长期以来,广东制造业一直面临着产业和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产业布局方面,电子信息产业处于领先地位。在区域布局上,加快在珠三角核心区域的集聚。

为解决电子信息“单一产业”的难题,我省实施了“竹溪产业带重点优先行动计划”,形成产值超过100亿元的20个产业集群,包括佛山智能制造设备产业集群区、珠海造船及海洋工程设备制造集群区、中山光电设备产业集群区等。数据显示,从1月到9月,分别引进、启动和投产了259个、218个和125个投资超过1亿元的新设备制造项目。

同时,我省从高起点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绿色石化、超高清视频等16个先进制造集群。广州智能网汽车与深圳新一代信息通信集群进入国家先进制造集群预赛

针对广东区域产业发展不平衡和珠三角产业过度集中的情况,我省在粤东西部和北部规划建设了93个产业转移工业园区,促进了园区低效闲置土地的激活,强化和完善了平台载体功能。目前,园区监管产业增加值占粤东西北地区监管产业的31.9%,比2018年增长0.7个百分点。根据

屠高锟,下一步将按照“一核一带一区”的新区域发展模式,建设多支撑的现代制造基地,引入培育先进制造集群的实施计划和16个先进制造集群行动计划,培育和建设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独特优势的先进制造集群。

绿色发展

努力发展生态友好型制造业在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成为一个重要趋势,许多经济体已将绿色生产作为促进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目前,我省制造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有限的资源已经无法支撑传统的产业粗放型增长模式。绿色生产模式正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屠高锟表示,我省继续开展能效“龙头”引领行动,继续在水泥、玻璃、造纸、钢铁、纺织、石化、有色金属等重点行业开展能效对标活动。进一步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产品全生命周期和生产制造全过程的绿色管理,开展绿色制造示范建设。目前,我省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供应链数量居全国首位。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利用,深化粤港清洁生产合作,共同认定180家企业为第11批“粤港清洁生产合作伙伴”。进一步推进循环利用发展,新建省级循环利用改造试点园区13个,共123个,省级以上园区循环利用改造比例达到85%

另一方面,大力落实污染防治工作部署,督促和指导连江流域三大纺织印染环保综合治理中心建设,配合做好广佛跨境流域污染治理工作,推进分散污染工业企业的综合治理

开放发展

创造高地吸引高端制造业项目

目前,面对粤港澳及海湾地区的双重历史机遇,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区,广东正在推动珠三角制造业与港、澳科技服务、信息服务、金融等生产性服务互补整合发展,加大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高端制造业项目落户广东

例如,在加大工业投资和技术改造方面,我省实行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厅级干部联系服务制度、基层分工承包制度和重大项目专家服务制度,为全省305个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提供后续服务。巴斯夫湛江新一体化基地、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总厂等重大项目加快建设,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正在谈判中。

屠高锟表示,下一步将是依托粤港澳和海湾地区的建设,促进制造业的高水平开放合作。一方面,要加强产业对接,促进珠三角先进制造业和港澳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利用港澳专业服务、人才和技术优势,推动形成互补协调的现代产业体系。另一方面,香港和澳门应结合起来,打造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共同打造新兴产业的重要来源。加快建设和完善跨境产学研合作机制,打开粤港澳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链条。

共享发展

创造高水平的国际一流商业环境

近年来,广东率先将《广东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从“十大实体经济”修订发布为“十大民营经济”。广东出台了一套针对企业的“组合拳头”优惠政策,大力促进商业环境的优化和改善。根据

数据,截至2019年9月底,我省实施《实体经济十条》及修订版,企业成本降低2208亿元。

不仅“真金白银”减轻了企业的负担,而且广东也不断推出“真招、真招”,支持企业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实施扶持专业化和新型中小企业的专项行动,形成了22家具有专业化和新型国家专长的“小巨人”企业和440家高成长中小企业。为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压力,首批推进专业化新企业融资服务实施计划,1661家企业新增贷款96亿元。1-9月,公司通过中小微型企业信贷风险补偿、政策性融资(再)担保、小额票据贴现、应收账款融资等方式获得融资支持893.23亿元。

同时,我省也出台了产业互联网发展地方扶持政策,扶持和带动6000多家工业企业“上云上平台”。华为、富士康和舒根互联被选为全国工业互联网跨行业和跨领域平台,在全国排名第一。

据报道,省委、省政府将很快召开建设制造业强省会议,并将很快发表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各地区重视制造业发展创造强烈的共识和氛围。屠高锟表示,下一步将是优化实体经济发展环境,提高制造业的质量和效率。加快工业互联网发展,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制造业与“互联网”和“智能”的深度融合;巩固和扩大“实体经济十大规则”和“民营经济十大规则”的实施效果,推进企业各项惠企政策的实施,努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经营环境高地。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