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服务水平持续_ 养老服务标准难以确立?关键是引入更多一线从业者提出“接地气”建议

养老服务水平持续

199岁老人的个体差异远远大于年龄差异80岁的人也是一样,有些人可能和60岁的人一样健康,但有些人肯定卧病在床。在差异背后,实际上很难建立一个统一的标准。

由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现代服务评估中心主办的“上海老年护理服务优质发展论坛”昨日下午举行。老年护理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探索新形势下上海老年护理服务优质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民政部民政政策与理论研究所所长程海军认为,基于社区服务的居家养老是一种现代养老方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尊重。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离开他们熟悉的家和社区。然而,要实现社区居家养老,关键在于获得相应的居家养老服务。

当我们查看另一组数据时,我们可能会对养老服务的现状有更深的了解。养老服务业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尤其需要大量的服务人员。然而,目前的养老服务队伍仍不到30万人,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根据程海军的说法,中国有三种类型的家庭和社区护理服务:第一,政府资助和社区邻里组织承担具体服务;第二,社区养老机构应承担养老服务。第三,政府委托社会组织承担服务。但是,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家庭护理服务的特点仍然是“粗放”

希望通过制定养老服务业的相关标准,从“粗放型”向“精细型”转变。中国养老服务是否缺乏行业标准?就数量而言,不存在短缺随着人们对养老金行业的了解越来越多,每年都会发布各种标准和指导方针。然而,目前,这些标准要么直接从日本和欧洲等发达国家翻译过来,要么由学者自己决定。程海军认为,应该让更多养老服务行业的一线员工参与标准的制定,使养老服务标准更加“脚踏实地”,真正满足中国老年人的需求,从而避免“高高在上”的标准。实际的养老金服务是另一回事。

为提高居家养老服务水平,除了继续努力制定养老服务标准外,许多专家也非常关心如何进一步提高老年人支付养老服务的能力上海养老产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尹志刚认为,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保障,稳步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支持水平,增强老年人的服务消费能力。老年人支付能力的提高可以直接促进养老服务市场的活跃和水平的提高。会上,一些专家还认为,给予服务机构的部分养老金补贴可视为直接给予老年人,使他们有选择养老金服务的自主权,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养老金服务水平。

作者:王家一主编:朱伟责任编辑:徐景辉

*文辉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