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存款作用_ 居民存款如何才能安全转化为市场长期资金

如何将居民存款安全地转换成市场长期基金

易宪容

近年来,中国金融市场最流行的观点是,中国金融市场不缺乏资金和长期资金。原因是居民的巨额储蓄没有转化为实体经济所需的长期资金。这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不发达或不繁荣,中国保险业不发达,只占整个金融市场的一小部分。

自199年新年以来,财务管理就从这一点开始,以及如何改变这一局面。上周,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促进银行业和保险业高质量发展指引》(以下简称《意见》)的政策文件,该文件共分7部分30条,因此也有人称之为《银行业和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第30条》从“一般要求”到“加强金融监管和清洁金融建设”,内容很多,但市场最关注的是如何将居民的巨额储蓄转化为实体经济所需的中长期资金。

《意见》指出,应有效发挥金融管理、保险、支持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养老保险业务,通过多种渠道促进居民储蓄在资本市场上有效转化为长期资本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截至2019年11月底,中国本地和外币存款余额为197.55万亿元,同比增长8.2%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92.28万亿元,同比增长8.4%换句话说,中国的储蓄账户数额巨大。此外,从2008年到2017年,由于影子银行的发展和繁荣,城乡居民存款增长率从18%下降到8%左右直到2019年第三季度,居民存款增长率才回升至14%以上

1992-017年第三季度,中国居民存款达到642591亿元,同比增长8.4%全年增加4488亿元,比上年减少19850亿元。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中国居民存款余额为700518亿元,同比增长9%,前三季度增长56449元,同比增长11641亿元。这时,增长开始加快。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居民存款8012.9亿元,同比增长14.4%,前三季度增长8533亿元,同比增长2883亿元换句话说,2019年第三季度中国居民存款14.4%的增速远远领先于所有存款类别的增速,也是中国居民存款增速经过10年的下滑后首次回升至两位数。面对中国居民存款的快速增长,如果巨额居民存款能够安全转化为实体经济所需的中长期资金,这不仅是增加居民财富的重要有效途径,也是降低金融体系风险、防止房地产泡沫继续破灭的重要环节。

根据《意见》精神,要使这一巨额居民存款安全进入资本市场的长期资本,必须充分发挥证券市场和保险市场的融资功能,即有效发挥金融管理、保险、支持等产品的直接融资功能,培育价值投资和长期投资理念,改善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大力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各类健康养老保险业务等。就是发展中国有效的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

可以说,《证券法》的修订正朝着这个方向进行。然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和繁荣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最重要的是能否建立以市场资源配置为核心的基本制度(如公平公正的交易平台、有效的价格机制和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机制),以及能否建立非人格化的信用体系。可以说,要满足这两个基本条件,中国资本市场仍然需要一系列重大的制度改革。

中国保险市场为什么不能发展?长期以来,中国保险市场在整个金融市场中的比重为何如此之小?如果中国的保险市场不包括汽车保险等财产保险,其他类型保险的比例尤其小。最大的问题是保险市场的非人格化信用体系尚未建立。尤其是,中国的保险公司大多以利润为导向,很少承担社会责任。因此,中国的保险产品很难被公众接受。

因此,就目前情况而言,如何安全地将中国居民的储蓄转化为长期资本,在于资本市场能够为中国居民提供良好的投资渠道和良好的投资产品,而不是让居民的财富遭到侵犯和掠夺。

居民存款作用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