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区建设发展集团_ 深圳光明区建立基层生态环保监管制度体系

《中国环境报》

在去年的生态文明年度考核中,光明区被深圳市委、市政府评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优秀单位,从城市的后位跃升至前位,各项生态因子指标不断提高。

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10月,光明区PM2.5的累积浓度为22.6微克/立方米,下降幅度居全市首位。基本上,导流排水管网和整个黑臭水体修复区域都被完全覆盖。茂州河光明段干流水质稳定在五级,近80%的微小型水体已得到治理,消除了黑臭水。同时,光明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1%,居全市第一位。为什么

亮区取得了这样的突破?近日,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探索光明区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的监管模式。

系统首次设计用于全面指导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

光明区生态资源丰富,是深圳唯一集“山、水、林、田、湖、湿地”于一体的地区为了促进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赢,今年以来,光明区从明确环境监管责任的角度,结合生态环境体制改革,率先在全市建立了完整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发布了一系列文件, 落实环保主体责任,创新环境监管模式,优化经营环境,强化环保责任监管和问责。光明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德凤

告诉记者,该区自成立以来,一直在积极探索环境保护监督体制和机制。目前,已引入“1 1 N”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系,包括1个“意见”、1个“清单”和5项配套措施,即“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意见”、“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和环境保护技术服务网格管理,优化生态环境领域的经营环境,强化租赁物业业主和管理者的环境保护责任、环境保护总监制度、环境保护顾问制度、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制度等实施细则,涵盖从顶层设计到实施的全过程

同时,以“绿色、生态、科学、生活”的设计理念建设世界级科学城,初步编制光明科学城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等总体规划;为了充分衔接光明区各部门的相关规划,优化生态空间,光明区编制了《深圳光明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9-2030)》,构建光明区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生态系统、生态科技等“1 6”生态文明建设体系。通过规划的科学指导,为光明区申报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基础。

去年,全省第一个国家循环利用试点园区成功通过国家发改委组织的中期评估,率先在全国范围内验收国家绿色生态示范城市。高星级绿色建筑的比例居全国首位。

完善组织体系,将“个人突破”转变为整体,提出

避免职能部门“孤军奋战”和相关部门“孤军奋战”的不利局面。光明区还推动建立多党生态环境保护模式,形成“条块结合”的生态环境保护权力和责任体系目前,一个“区-街-社区”三级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已经成立,以形成一支工作队伍。

在《光明区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中明确列出了各单位的责任。将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等生态环境保护绩效纳入年度领导考核和部门绩效考核的范围,增加考核权重,压缩“党政同责、一岗两责”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协调一致、分级负责、上下联动、共同管理的环境保护责任制

今年以来,各街道和部门积极履行国土和工业生态环境保护职责。例如,在"停止和撤回转移"方面,颁布了工业空间管理和控制措施。光明招商网信息供需对接平台已成功搭建园区、企业、职能部门和管理者之间的沟通互动平台。截至10月中旬,已有583个园区、3264家企业和1980栋厂房进入平台,实现园区企业转型升级。

水污染防治,光明区推出了“一个意见,两个延伸,七个行动”,即水污染防治责任制意见。水环境控制从工程延伸到管理,各级河道主管从河道检查延伸到流域检查。水务、城管、交通、市场监管、生态环境、违章检测、住宅建设等七大领导单位,在规范排水行为、环境卫生和非点源、执法“简佩筠三号”生态环境、违章清除黑臭水体、建设工地等七大领域组织开展专项行动。

“分散污染”整治,实施“公开”工程,全区约12000个企业基地和“分散污染”企业基地分别移交街道、社区,落实属地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街道以“分散污染”企业名单为导向,加强辖区内“分散污染”企业监管,形成防控合力,有效防止“分散污染”卷土重来。

优化商业环境,促进生态环境服务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如何在严格监管和服务企业之间取得平衡?在此次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和机制改革中,光明区以优化经营环境为重点,引入并实施了生态环境领域的经营环境优化体系和环境保护顾问制度,将加强服务、疏通源头、严格监管三个方面有机统一起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推动生态环境保护监管体制和机制改革深入发展。据了解,光明区启动了环境保护咨询系统的实施。聘请环保顾问为企业和个人免费提供环保咨询服务。从今年5月起,将增加“走街串巷、走进企业”的服务模式,通过常驻办公室、电话和微信咨询服务,为个人、企业和工业园区提供一对一的环保咨询服务。

在企业层面,建立健全“环保总监”制度规范,加强排污单位环保主体责任的落实,扩大企业环保总监制度的覆盖面,全面压缩企业自我监控、自我验收、自我备案、自我披露的主体责任,促进企业自我检查、自我纠正和主动报告在社会层面,应落实出租物业业主和管理人的环保责任。在监管方面,光明区建立了“发现-整治-执法”的环境保护网格体系,大大增强了环境监管的力度和有效性。对工业企业进行综合排名,实行一企一档,建立“红、黄、绿”分类检查管理机制。通过网格管理和分类检查,准确打击非法企业。今年,超过120起案件被立案,人均立案数量居全市首位。

同时,完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体系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访谈、专业监督等方式,加强对全区范围内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主体责任履行情况的监督和指导

刘德凤说,基层治理必须“面对现实”:一个高效的组织体系,对人和财产的优先保护,分阶段实施的战略,以及一条符合实际情况的技术路线,这样才能实施反污染斗争。例如,光明区采用“三水源互联、分散调控、分散存储”的技术路线,解决了水环境达标时间短的问题。重点是雨污水源头分流和“分散污染”整治,末端截留初期雨水,整治蓄水处理,快速推进光明区全年水质达标进程。

下一步,光明区将深化环保科技研究,从科技中求生产力,推动光明区朝着智慧和环保的方向前进构建“智能生态环境”信息平台,解决人力和能力不足的问题,建设和完善环境问题发现网络、整治网络和执法网络,进一步提高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刘晶)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