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上开门诊部_心脏上开了一个“洞”,株洲市人民医院轻松搞定

互联网上开门诊部

作业现场

红网时间株洲1月17日(记者马彦会)1月13日,株洲市人民医院心内科完成了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房间隔缺损封堵)57岁的谭宇(化名)在过去7年的活动中呼吸急促,身体不适。她不能忍受激烈的运动,如快走和爬楼梯。每次休息后,她的症状都有所改善,并且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体检中发现心脏房间隔缺损1个月,因此他于1月9日入院接受进一步检查和治疗。入学后,相关考试得到完善。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房间隔缺损18毫米心内科主任曾伟力经过反复讨论研究和与患者及其家属的充分沟通,制定了一个彻底完善的手术计划,决定为谭宇施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

在完成所有术前准备后,1月13日上午10点,在曾伟·李和李文明副局长的密切配合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正式开始。手术中,曾伟·李将封堵器经右股静脉、右心房、房间隔缺损送入左心房,并固定在房间隔缺损处。封堵器被顺利释放。手术中,特检科主任谭红反复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封堵器位置固定,形状满意。彩色多普勒血流证实心房水平分流消失。手术成功,持续了50分钟。手术期间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无不良反应。房间隔缺损

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畸形。它是由原始房间隔的胚胎发育异常引起的,在左右心房之间留下间隙,这会导致血液动力学异常。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多数患者的症状逐渐恶化,心律失常和充血性心力衰竭如心房颤动、心房扑动等也经常出现,这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一种微创手术,无手术,创伤小,恢复快。腹股沟仅穿刺股静脉,插入3毫米大小的护套,将封堵器送入心房并固定在房间隔缺损处,阻断心房水平左右分流,恢复正常血液循环路径,避免患者开胸疼痛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是株洲市人民医院自介入手术以来首次完成的先天性心脏病修复手术。它填补了医院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手术的空白,也标志着医院介入手术的新水平。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