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蚁后蚁群会不会生气_从猿猴到人类的惊人一跃 到底是如何发生的?


自私无私

/徐进

发表于2019年7月8日第906期《中国新闻周刊》

。这是怎么发生的?事实是:人类并不特殊,人类的进化路径与蚂蚁和蜜蜂等17种群居动物没有什么不同。

据报道,在所有发现的动物物种中,近一半是昆虫,约90万种,其中只有2%生活在“群居”系统中这意味着他们有高度社会化的组织,被分成不同的阶层。世界上有15,000多种蚂蚁,为理解人类社会提供了许多案例。生物学巨擘爱德华·威尔逊从研究蚂蚁到提出生物学社会学,这绝非偶然。他的书《创世纪》可以说是从生物进化的角度重新解释了人类社会的过去和未来。

如果我们认真对待蚂蚁等生物,我们会发现与想象不同的情况:蚁群作为一个群体不仅是个体的集合,而且是超个体的集群有机体,其中利他合作、复杂沟通和分工是基础。“个人作为复杂有机体的细胞履行自己的职责,实现个人积累无法实现的生存竞争力“

,与蚂蚁世界的秩序感相反,不能不反思人类文明。人类和其他生物群落的本质区别是什么?威尔逊估计,地球历史上大约有5亿种生物,人类的主要变化发生在大约30万到20万年前。可以看出,与地球上其他生物相比,人类的优势并不明显,出生时间也不是很早,体力也不是很强。即使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个人智慧也不足以抵御原始时代的风险。我们都知道,作为个体,人们在野外非常脆弱。人类成功的关键在于他们作为一个种族的社会性。

你可以说生物的利他主义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或道金斯的“自私基因”并不矛盾,更不用说经济学中所谓的自私的“经济人假设”了?事实上,没有矛盾生物学家得出结论,人类的选择分为两个层次:群体中自私的个体比利他的个体更好;在群体之间,利他的个体群体比自私的个体群体要好。

怎么理解这个句子?我们可能需要比较其他生物最典型的群体仍然是蚂蚁。

在一个蚁群中,通常有几只蚁后,一些雄性蚂蚁和许多不育的工人。乍一看,这听起来不可思议,但正是这种分工使蚂蚁在合作繁殖中更加有效。我们知道,像大多数生物一样,蚂蚁世界充满了竞争。据说只有1/1000的蚁后能够繁殖足够大的蜂群。因此,规模对蚁群的生存至关重要。

《创世纪》分享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案例有一种蚂蚁叫做入侵的红色进口火蚁。受精后,蚁后通常以十人一组的方式聚集在一起抚养第一个后代。当第一批火蚁成熟时,工作人员会一个接一个地将蚁后移走,要么肢解,要么蛰死,最后只保留繁殖力最高的一只。在这个过程中,你是否发现许多工人不得不牺牲他们的生母,这意味着他们最亲近的基因不能继续传递下去在此选择中,组值高于单个值

火蚁的故事绝非偶然。人类的社会进化道路与蚂蚁没有太大不同。但是要进化到人类水平,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即更大的大脑容量、火力和密切的合作团体。

脑容量在过去已经被谈论了很多。火是什么意思?火带来熟肉,不仅能量更大,而且还有很多“篝火谈话”,这有利于社会互动和群体分工,提高社会治理的程度。人类学家波利·维纳斯研究了南非部落,发现白天和晚上的对话非常不同。白天,她主要谈论经济问题,如食物收集和资源分配,而晚上,她主要讲故事。在白天的对话中,6%是故事;在晚上的谈话中,81%是故事。

小组合作的重要性在过去的研究中经常被忽视。一个复杂多样的人类社会离不开群体的合作和利他行为。一些学者发现猿的大脑体积与种群大小有关。此外,花在互相打扮上的时间也可以被视为一种社交互动,这也与人口规模有关。早期南方古猿的必要社交时间是一个小时,人类物种是两个小时,现代人类是四到五个小时——在今天的社交媒体时代,面对面的社交互动可能会减少,但在线时间更多。正是社交带来故事,促进记忆,然后刺激大脑的成长。可以说,社会互动使人们发展出更大的大脑和更高的智力。威尔逊是社会生物学之父。他90岁时仍然是国际生物学领域的领导者。《自然》杂志评价他为“世界级科学家和伟大作家”。坦白地说,威尔逊老了,我没想到他会继续思考和说话。我在“徐进阅读圈”的通识教育课上推荐了他和道金斯的“自私基因”。威尔逊和道金斯有不同的观点,他们也有争议,但在细节上他们有相同的效果。不幸的是,威尔逊没有在中国广泛推广,道金斯的名人效应也较少,更不用说像《人类简史》这样的流行网络书籍了这次中信新思推出了威尔逊的系列作品,这对好奇的读者来说意义重大。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