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效应的危害_科学家改造出“吃二氧化碳”的细菌,或能减轻温室效应

根据国际非政府组织“全球碳项目”(Global Carbon Project“

)4日发布的一份报告,2019年全球化石燃料使用和工业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达到368亿吨,创历史新高。人类的生产离不开二氧化碳,但是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再次增加,后代将会受到温室效应的影响。目前,有一个好消息是一种新的细菌可以从空气中吸收废气作为食物。这篇文章来自fastcompany,原作者Adele Peters,原标题“科学家只是改造细菌来吃CO2”

参与研究的专家指出,当前的气候和能源政策太弱,无法扭转全球排放量的增长趋势。尽管目前,生物技术公司在生产从胰岛素到生物燃料的所有产品时,都以大肠杆菌糖为原料最新的发展是一种新的细菌可以从空气中吸收废气作为食物。

生物技术产业中常用的细菌将很快以二氧化碳而不是糖为食,从而将气候污染转化为碳中性生物燃料甚至食品。在长达十年的研究中,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科学家首次设计了一种可以消耗二氧化碳的大肠杆菌。

[图片来源:drypassik/istock]

大肠杆菌,因其引起食物中毒的菌株而广为人知,现在被用于制造胰岛素和其他药物产生人胰岛素的基因被添加到细菌中,然后细菌将药物泵入细胞然而,这个过程通常包括在细菌生长时给它们喂食糖。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使用基因工程和“辅助进化”来调节细菌吸收二氧化碳里程碑式的

意味着使用世界上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更容易生产更多的产品。大肠杆菌在生产中相对容易使用。魏茨曼科学研究所的研究员、一篇关于该基因的新论文的主要作者Shmuel Gleizer说:“生物技术产业已经非常非常擅长操纵大肠杆菌的基因组来优化它,并将其用作生产平台。”这项研究发表在《细胞》杂志上一些初创企业已经开始利用微生物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产品;例如,去年11月引入的空气蛋白利用二氧化碳制造替代肉类所需的蛋白质。但是这些新公司使用的微生物是专有的。格雷泽说:“他们使用的微生物比大肠杆菌更难修饰。因此,与大肠杆菌相比,这些微生物通过捕获二氧化碳产生的产品类型非常有限。”这项研究还表明,其他异养生物,即不能自己生产食物的生物,也可以通过变化消耗二氧化碳。这可能包括酵母,它也常用于生物技术制造。格雷泽,

,说如果生产过程使用可再生能源,“那么我们将基本上产生负二氧化碳排放。”“如果细菌制造喷气燃料,一些产品可能是碳中性的——例如,如果细菌制造喷气燃料,使用它的飞机仍然会排放温室气体,但不会超过最初用于生产燃料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能来自直接的空气捕获

仍然需要几个步骤才能弄清楚这个过程是否可行。当目前的细菌菌株以二氧化碳为食时,它的生长速度比吃糖时慢得多。研究人员认为细菌将来会生长得更快。大肠杆菌需要进一步改进才能生产特定的产品。生物技术工厂的生产设备可能需要更换。“优化这一过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格雷泽说。

大家都在看

相关专题